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37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夏季高血压高峰期不可忽视

高血压是一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在炎热的夏季,人体全身血管舒张、血流加快、阻力减少。同时夏季人体又容易出汗,排钠多、肾脏负担相对减小,部分患者的血压比其他季节低10mmHg左右,不少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在夏季血压可降到正常。夏季温度高,会使人体血管扩张,这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个好事,原来血压控制不稳(血压忽高忽低)的人控制稳定了,原来高血压的人血压下降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心血管病患者在夏季可以高枕无忧。  每年夏季是心梗、中风发病的又一轮高峰,其中不少患者的发病与血压波动大有关。很多高血压患者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夏季气温升高后血管相对扩张,血压就会有所下降,所以降压药可以适当减量或停用。然而有些夏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不一定会下降,有些患者反而会升高。夏季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气温升高  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夏季气温升高后,血管扩张,血管璧变得柔软,血压就会比平时低一点。焦教授提醒说,只有少数轻度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夏季血压相对比较低的情况,但也不能因此而任意减少降压药的剂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具体情况来酌情减药,否则,盲目减药血压反而会升高。  情绪烦躁  夏天气候炎热,尤其是接下来江南地区就要进入“黄梅”雨季了,天气闷热不适,会令人心情烦躁、紧张焦虑,致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肾上腺类激素分泌增加,血管痉挛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容易造成心梗、脑卒中的发生。焦教授提醒这一类型的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自我调节好情绪,遇到高温闷热的气候时,尽量寻找凉爽的地方避暑。  摄盐增加  一到夏天,出汗就会增加,体内的盐分也会随汗液大量流失,所以夏天通常会比平时多摄入一些盐分,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此外,夏季人们味觉功能有所减退,常常是食而无味,再加上暑热难熬,食欲下降,总喜欢吃味重而浓的东西来增强食欲,无意中摄入了较多的钠盐,而钠盐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这类人群一定要注意多监测血压,一旦有明显的升高要及时就医,注意在补充盐分时也要多补充一些水分,以避免由于血液浓缩而造成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如心梗、脑梗等。  休息不足  夏季普遍存在睡眠质量差的问题,很多高血压患者因气候原因,没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睡眠不足,导致血压升高。  总之,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有很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同的高血压人群对影响血压的各种因素敏感性不同,有些患者只对个别因素敏感,有些患者会对多个因素敏感,个体差异性比较大,患者还是要注意自我监测血压,定期到医院随访,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控制高血压,以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夏季对血压的影响因人而异,有些重症、高龄、动脉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在持续高温时血压不降反升,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急症。所以,患者要掌握夏季高血压降中多变的规律,不能放松对血压的监测观察。如果有条件,家中最好自备一台血压计,每天自测血压,如不能自测也应每3~5天去诊所测一次血压,最长间隔不要超过l周。如果发现随气温骤变,血压波动明显,间隔时间就要缩短些。如果发现昼夜峰谷差值较大或波动不规律,应去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并按医生意见采取措施。一般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140mmHg、舒张压80~90mmHg,且无不适症状为宜。  另外,夏季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慢节奏的交谊舞和体操等。此外,打太极也是高血压病患者有效的运动治疗方式。患者还可以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放松练习。不过,并非所有的运动都适合高血压病患者,如无氧运动、力量型运动、快速跑步等会导致血压快速大幅度升高,对高血压病患者有一定危险。同时多呼吸负氧离子,可帮助您有效降血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