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93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盘点家装行业8种通病

家庭装修时,大家关心的一是装修安全问题,二是环保问题,三就是装修效果问题。装修时谁都想好,可总有这些那些的问题缠绕着我们,让人很无奈。中国好家居网已为大家发布过各种各样的装修知识及问题解析,下面继续为你献上:家装行业的装修弊端。
方法/步骤
1

通病一:准入门槛低--草台班子临时凑起来从现有登记的情况看,从事家装行业的有企业,也有个体工商户,因主体性质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单从家装企业看,注册资本小至3万元大到千万元以上;有施队伍仅占整个装修市场人数的20%,仅靠一块牌子,有业务时直接从马路边找工人临时搭班子,在家装活动中主要是负责设计和装修材料供应。待设计方案确定后,再将装修活分包或者委托给几个人来施工。工程结束时,与业主进行工程结算、收款。然而松散家装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没有固定场所,在施工时候给业主留下的联络方式也只是个手机号,而手机号还经常更换,装修完工后,业主再很难找到工作人员,工程质量很难保证。

2

通病二:虚假宣传多--成堆的奖牌证书含金量不高走访发现,家装企业在营业场所内悬挂证书、摆放奖牌比比皆是,有的多达十几种,其中有区级的,有市级的,也有社会组织发放的,而文明城市复评迎检中,要求其亮证亮照、出示资质经营时,大部分企业总以种种理由推辞,使消费者难以辨别。为了吸引客户,部分家装企业通过网络宣传、印刷品发放、礼品赠送、抽奖、口头许诺、设计费优惠等手段,刺激消费者盲目签订家装合同。

3

通病三:报价不透明--工程预算与实际结算出利用业主不太明白装修知识的情况,采取“初始少报项目低预算,装修过程中再钓鱼”的办法,吸引客户。提出的一揽子报价单,表面上看是包含很多项目,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陷阱。业主在审核报价单时,往往只是注重整体报价的多少,不仔细或者没能力审核单项报价。利用这个方法,压低最初的装修报价,以承揽生意。然后,在接下来的施工中,想办法增加费用。例如,在实际装修过程当中,大部分业主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工程设计进行修改。提高改动部分的报价,漫天要价。消费者很疑惑是,给的解释就是:设计改动比新建时更费时、费力,所以造成的预算价格和实际价格就相差很远了,消费者最后苦不堪言。这样一种情况就造成了业主花了很多冤枉钱,也不知道是怎样上当受骗的。

4

通病四:缺乏约束机制--欺负的就是你不懂行由于家装业主对于装修的施工程序、原材料质量、装修施工质量验收的业务知识懂得少,加之对装修材料市场行情不了解,常利用消费者业务知识少的问题,不按合同约定,在施工中粗制滥造,甚至偷工减料。采取承包工程统一供应材料,而提供的材料存在质次价高的问题;有的领着业主到指定商店购买的,从中收取回扣等。

6

通病六:霸王合同多--格式合同落实起来相当难为规范家装市场秩序,近年来,工商部门在合同监督管理中,每年都组织企业学习法律法规,积极推广家装格式合同。部分家装企业“阳奉阴违”,给消费者的合同往往是只讲自身权益不讲自身义务,且消费陷阱多,甚至出现一些口头合同。一旦发生纠纷,业主很难维权。因此消费者在家装合同方面,一定要签约合同,而协商好各部分细节。

7

通病七:失信企业难约束--欠薪欠款事件时有发生家装活动一般要提前收取工程进度款,由于缺乏第三方资金监管,一旦家装企业出现诚信问题或工程质量问题,消费者承担风险大。如苏州好人家,2010人去楼空,法定代表人张积标去向不明,累计欠3名消费者8万多元的家装款。其次一些小型家装企业,承接业务量大,招募的工人多,一旦遇到市场风险,企业法人易出现诚信问题。如科伦,公司盲目扩张接活,因管理不善,其法定代表人张文龙携款出逃,2011年3月曾出现工人讨薪、消费者讨装修款的事件。

8

通病八:家装纠纷处理难--纠纷仲裁手续复杂吓退消费者出现家装消费纠纷后,消费者唯一维权的就是去装修协会投诉,但现在又有这么一情况:出现疑难纠纷时,由于区消保委限于对装修知识的了解,也难以把握,一旦纠纷调解不成,就要涉及消费纠纷仲裁,而目以前家装消费纠纷仲裁手续较烦琐,有关仲裁处明确规定要根据合同上写明仲裁才能授理,且仲裁费、检测费等较高,纠纷处理时间跨度长,许多消费者知难而退。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