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酒后驾驶处罚
1.美国:血液酒精含量超过0.6毫克/毫升,无条件吊销驾照,并将该驾驶员送到医疗部门,专门看护那些住院的交通事故受害者;还可能被判刑。醉酒驾车发生撞人事故,以二级谋杀罪判刑,并付出巨额赔偿。
在洛杉矶,酒后驾车除受处罚外,还要花300美元在车内安装一种电子装置,这种装置对酒味非常敏感,只要车内有酒味,车就发动不起来。
在加利福尼亚,酒后开车的一般处罚是罚款、罚扫大街等。若罚后再犯,便去参观停尸房,让他们看车祸中死亡者的解剖过程。
2.哥伦比亚:交通部门会强迫违章的驾驶员看一套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片,镜头中会出现一具具被车轧死和车祸失火烧焦的尸骸,用以警示。
3.德国:血液酒精含量超过0.3毫克/毫升,即可吊销驾照;达到0.5毫克/毫升即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4.英国:酒后驾车会受到判刑、吊销驾照等重罚。曾有一名酒鬼,在10年内3次被判酒后驾车罪名成立,法院以其屡教不改判吊销其驾驶证109年。
5.巴西:在圣保罗,血液含酒精就禁驾1年;酒精含量超过0.3毫克/毫升,判刑6个月至3年。该部法规出台后,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2%。
6.日本:新法规定血液酒精含量0.15毫克/毫升要吊销驾照;超过0.25毫克/毫升的,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万日元以下罚款。新法颁布后1个月,酒后驾车死亡事故同比减少40%。
7.加拿大:凡酒后开车的,罚款1470美元,监禁6个月;造成人身伤害的监禁10年,造成人身死亡的监禁14年。
8.俄罗斯:驾驶员酒后驾车或在驾车过程中饮酒,如初犯,取消1至3年驾驶资格;如屡犯,则3至5年不许开车。
9.芬兰:政府设有1年自动坐牢期,违章驾驶员要被送去自动坐牢。
10.土耳其:对酒后驾车的驾驶员,由警方押出城至20公里的地方,然后强迫他步行回城。
11.马来西亚:一旦发现酒后驾车者立即予以拘留,并把他的妻子也一同拘留,关在一起,令其妻彻夜教育丈夫。
12.爱沙尼亚:对酒后开车者一是吊扣驾证3年;二是在牌照上加上酗酒司机特殊的标记。
13.希腊:一旦发现酒后驾车者,警察即可没收其汽车。
14.法国:警察获准随意抽查可能酒后驾车的司机。只要发现微醉,其驾照也被当场注销;若肇事致人死亡,则会被判直接入狱,如果受害者受伤则要支付巨额赔偿。
酒后驾车处罚标准: 酒精含量20mg~40mg/100ml或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未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暂扣1-2个月驾驶证,罚款300元; 酒精含量60mg~80mg/100ml或一年内因饮酒后驾车第二次被处罚的,暂扣3个月驾驶证,罚款300元; 酒精含量80mg~100mg/100ml或醉驾机动车未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15日以下拘留、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1500元罚款; 酒精含量大于100mg/100ml或醉驾机动车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拘留15日、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500元罚款。 对于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罚标准又不同:饮酒后驾驶暂扣3个月驾驶证,处500元罚款;醉驾拘留15日、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2000元罚款。 此外,一年内有醉驾行为,被处罚2次以上的,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机动车教练员酒后随车从事教学活动的,按照机动车驾驶人酒驾的规定处罚。 三种“损招”照样挨罚 见交警就跑:交警发现司机有酒驾嫌疑,让司机靠边停车。待交警未走近时,司机趁机弃车逃跑,想让交警无法抓到其酒驾证据。这种做法今后将以“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当场喝酒:交警拦下车后,原本酒后驾车的司机赶忙又喝上几口酒,让交警无法取得真实证据。交警可报110,司机同样可能面临“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罚。 反锁车内:交警发现司机有酒驾行为,但司机试图将自己反锁在车内,让酒精挥发后再出来。该行为同样将被110民警以“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END
酒后驾驶就是对道路交通安全秩序的破坏,也是对车上人员生命财产不负责任的体现。所有的驾驶员朋友都应该吸取教训,严于律己,恪守本分,除了开车时遵守交规,更要在开车之前管好自己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