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70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实验心理学的总结(一)

一、反应时实验减法反应时实验: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实验实验者:波斯纳过程: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可同时呈现或中间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要被试指出这对字母是否相同并记下反应时。结果 :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 对的反应时小于 Aa 对;随着两个字母的时间间隔增加,AA 对的反应时急剧增加,但 Aa 对的反应时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并且 AA 对和 Aa 对的反应时的差也逐渐缩小,当时间间隔达到 2 秒时,这个差别就已经很小了。结论:1)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给被试时,Aa 对与 AA 对的反应时之差反映了内部编码过程的差别。这意味着 AA 对匹配是在视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Aa 对匹配只能在听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从视觉编码过渡到听觉编码,这样就包含了更多的加工,因此需时也较多。2)AA 对的同时呈现和继时呈现的反应时之差反映的同样是信息编码的这种特点。随着时间的延长,AA 对的加工过程与Aa 对趋于一致。3)某些短时记忆时,先发生的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后,才发生听觉编码。实验:句子——图画匹配实验实验者:科拉克、蔡斯过程: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紧接着的一幅图画,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该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句子材料:应用的主语有“星形”和“十字” ,介词有“之上”和“之下” ,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和否定的(不在),共有 8 个不同的句子。结论: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前时,这种匹配作业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1)第一个阶段是将句子转化为其深层结构,而且对“之下”的加工要长于“之上”的加工(参数 a) ,对否定句的加工要长于肯定句的加工(参数 b) ;2)第二个阶段是将图画转化为命题,并常有前面句子中所应用的介词( “之上”或者“之下” ) ;3)第三个阶段是将句子和图画的命题的表征进行比较,如果两个表征的第一个名词相同,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不同时少(参数 c) ,如果两个命题都不含有否定,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任一命题含有否定时为少(参数 d) ;4)最后的阶段为作出反应时,其所需的时间被认为是恒定的(参数 t) 。实验:字符旋转实验实验者:Cooper、Shepard过程:速示器呈现某个字符的一个样本,让被试判定该字符是正的还是反的,不管角度如何。记录反应时。结果 :无论是否有前行信息,当样本为垂直的正位时(0 度、360 度) ,不管正常或镜像,判定时间都很少。当随着不同角度旋转,反应是增加,当 180 度时反应时最常,当再增加时,反应时又减少。结论:当样本旋转角度小于 180 度时,表象旋转是沿逆时针方向的;而当样本旋转的角度大于 180 度时,表象旋转则是沿顺时针方向的。表象具有可操作性。实验:心理旋转实验(包含字符旋转实验)实验者:Cooper、Shepard过程:要求当被试判断所看到的一对图体经过旋转以后能否重合,记录被试的正确反应时。实验材料:1)平面对:做平面旋转可以重合;2)立体对:做三维旋转可以重合;3)镜像对:不能重合的结果 :1)无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被试的反应时及其发展趋势相同2)两对图形的方位差越大,信息加工的时间越长;3)方位差每增加 53 度,反应时就增加 1 秒。结论:心理旋转这种心理过程是存在的,旋转的速度为每秒 53 度。同下实验:信息提取的机制研究实验者:斯滕伯格过程:实验中向被试呈现短时记忆容量以内的(1—6 个) 、不同长度的数字序列,接着呈现一个探测数字,要求被试回答在呈现的数字序列中是否有探测数字。以反应时为被试探测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特点。加法反应时结果 :1)对一个残缺、模糊的刺激编码比对一个完整、清晰刺激所花的时间长;2)记忆表大小与反应时间之间呈线性关系;3)针对不同大小的记忆表,否定反应时间均长于肯定反应时间;4)提高任一类反应的频率,都会使这类反应的反应时下降。结论:1)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有四个独立作用的因素:测验项目质量、识记项目数量、反应类型、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2)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包含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刺激编码阶段、刺激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反应组织阶段;3)四种因素与加工阶段一一对应。 因为篇幅有限,完整的话,可以加老师口口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