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35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部署基础电子邮件系统

一个最基础的电子邮件系统肯定要包括有发件服务和收件服务,因此需要使用基于SMTP协议的Postfix服务程序来提供发件服务功能,以及用基于POP3协议的Dovecot服务程序来提供收件服务功能,详情请关注《linux就该这么学》。这样客户端在使用类似于OutLook Express或Foxmail的客户端服务程序时就可以正常的收发信件了。
工具/原料

一台装有RHEL 7.0操作系统的电脑

方法/步骤
1

在红帽RHEL5、红帽RHEL6及诸多早期Linux系统中默认使用的发件服务是由sendmail服务程序来提供的,而在红帽RHEL7系统中已经替换成了Postfix服务程序,Postfix相比Sendmail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配置变得简单了,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配置步骤,而且在稳定性、并发量等方面确实也有很大的改进,刘遄老师相信Postfix服务程序会一直保留下去的,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啦~人们生活中的邮箱地址一般都是类似于“root@linuxprobe.com” 这样的样子,也就是按照“用户名@主机地址(域名)”格式规范的,如果给我一串“root@192.168.10.10”的信息,刘遄老师可能猜不到是个邮箱地址,觉得更像是SSH协议的连接信息吧,因此要想更好的检验配置电子邮件系统的效果,需要先把bind服务程序部署起来,为服务器和客户端提供DNS域名解析的服务。配置服务器主机名称,需要保证服务器主机名称与发信域名保持一致:[root@linuxprobe ~] # vim /etc/hostname mail.linuxprobe.com [root@linuxprobe ~] # hostname mail.linuxprobe.com

2

为电子邮件系统提供域名解析,由于咱们已经在第十三章中详细学习过bind-chroot服务程序的配置方法,因此刘遄老师在此处只提供一下主配置文件、区域配置文件和域名数据文件的配置内容,其余配置步骤请同学们自行完成,忘记了的话就翻回去看下吧~[root@linuxprobe ~]# cat /etc/named.conf 1 // 2 // named.conf 3 // 4 // Provided by Red Hat bind package to configure the ISC BIND named(8) DNS 5 // server as a caching only nameserver (as a localhost DNS resolver only). 6 // 7 // See /usr/share/doc/bind*/sample/ for example named configuration files. 8 //9  10 options { 11 listen-on port 53 { any; }; 12 listen-on-v6 port 53 { ::1; }; 13 directory '/var/named'; 14 dump-file '/var/named/data/cache_dump.db'; 15 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stats.txt'; 16 mem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mem_stats.txt'; 17 allow-query { any; }; 18 ………………省略部分输出信息………………[root@linuxprobe ~]# cat /etc/named.rfc1912.zones zone 'linuxprobe.com' IN { type master; file 'linuxprobe.com.zone'; allow-update {none;}; };[root@linuxprobe ~]# cat /var/named/linuxprobe.com.zone

3

记得配置好DNS服务后自行重启一下bind服务程序,这样电子邮件系统所对应的主机名即为mail.linuxprobe.com,而邮件域为@linuxprobe.com,然后把服务器网卡的DNS地址修改成本地IP地址,如图所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