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17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早产儿接种疫苗要注意

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滞后于足月儿,在免疫系统方面尤为突出,其T细胞和B细胞(均为免疫细胞)功能比足月儿更不成熟。出生前后使用类固醇及体重较轻都可能导致早产儿对某些疫苗的免疫力低下。
步骤/方法
1

乙肝疫苗  低体重早产儿(≤2000g)接种乙肝疫苗的血清阳转率较低。但到1月龄,所有早产儿,不管出生时体重和孕期如何,几乎都和正常婴儿一样对疫苗有足够的反应。但对乙肝表现抗原阳性母亲或感染状况不明的母亲所生婴儿,尽管其是早产,也必须在出生12小时内就接种乙肝疫苗。  如新生儿体重<2000g,第1针疫苗不应计入免疫程序,在婴儿达到1月龄时重新接种3剂乙肝疫苗。由于早产儿对HBV的免疫应答低于足月儿,所以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需在7月龄进行血清学检测,如果抗体浓度较低则需加强接种,或早产儿按2、4、6和12月程序接种4针乙肝疫苗(仅适用于母亲未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儿童)。

2

Hib疫苗  早产儿和极早产儿接种Hib疫苗的研究显示,早产儿产生的抗PRP抗体无明显差异。胎龄小于28周的极早产儿接种Hib疫苗后需在6月龄加强1针。

3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1999年Schloesser等报告,早产儿在2月龄接种2组分百日咳疫苗间隔2—4个月完成所有3针免疫后,早产儿(25—35周)对百日咳毒素和丝状血凝素的免疫应答显着低下。

4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CC)  Slaek等比较了英国足月儿和早产儿对MCC的免疫应答,结果显示,早产儿和足月儿对MCC产生相同的良好免疫应答。因此,早产儿可按正常时间接种此疫苗。

5

肺炎球菌疫苗  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是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的高发人群。Shinefield等在38000名婴儿中进行了7价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原性研究。研究发现足月儿和早产儿对所有7个型肺炎球菌的免疫应答没有显着差异。早产儿应在2、4和6月龄接种3针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12月龄接种第4针,并在4—5岁加强1针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6

卡介苗  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不宜接种卡介苗。

7

白百破三联疫苗  虽然早产儿接种百日咳疫苗后抗体水平低于足月儿,但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原性很强,早产儿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与足月儿相仿,而且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所需抗体要求并不太高,因此,可以按目前使用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8

脊髓灰质炎疫苗(OPV)  目前我国均使用口服脊灰减毒疫苗(OPV),研究表明,按现行免疫程序给较大早产儿接种OPV,均可诱导产生充分的免疫应答。而从出院时,开始给极早产儿接种3剂OPV可诱生对所有3个血清型的保护性抗体。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