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4今日阅读:2今日分享:31

WebSphere架构性能调优

对于大多数开发者来讲,WebSphere 并不陌生,但遇到性能瓶颈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根据在XX银行手机银行项目压力测试阶段对性能调优的参数设置,现简要给出 WebSphere 性能调优的参考文档。
工具/原料

WebSphere

方法/步骤
1

JVM 的调整:用IE打开websphere管理界面(http://serverIP:9043/ibm/console),在管理界面上进入“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app01-》Java和进程管理-》进程定义-》Java虚拟机”下进行JVM的设置。一般原则:最小堆和最大堆不要设置成一样的。服务器为 websphere 专享的话,其最大堆应为物理内存的 1/2 以上,最小堆应为物理内存的 1/4。堆设置不应太大,否则会加长 GC时间,不利于系统回收内存。

2

如果系统出现“Out of memory”这样的错误,请选中“详细垃圾回收”选项,以便进行内存分析。产生的 Heap Dump 文件一般在 IBM/WebSphere/AppApp01/profiles/下。

3

TCP 传输通道调整:根据 websphere 原理,TCP 通道决定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数目。在管理界面上进入“服务器 - 》 应用程序服务器 -》 app01- 》 Web容器设置 - 》 Web容器传输链 - 》WCInboundAdmin-》TCP 传输通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4

线程池调整:线程池大小决定了有多少 http 请求被 websphere 响应。在管理界面上进入“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app01-》其他属性-》线程池-》WebContainer”下进行设置。一般原则:线程池数可与并发用户数一致,同时要考虑 CPU 的承载能力。一般情况下,每个 CPU 承载的线程池数不应超过 50 个,CPU 利用率不超过 80%。当空线程数较少、CPU利用率低时,可适当增加线程数。

5

连接池调整:连接池的大小决定应用程序向后台数据库请求连接的大小。选择“资源》JDBC》数据源”,确认作用域,然后选择某个数据源,点击进入:点击“数据池属性”,进入如下图:

6

参数调整原则:最大连接池数应小于线程池的最大值。数据源连接池的大小并不是越大越好,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设定。此外,不管你的数据源配置在哪一层 Scope 上(单元、集群、节点或者服务器),在运行时都会给每一个server实例启用一个数据源连接池,因此该参数是针对每一个server实例的,请注意在集群环境下要对数据源连接池的大小按server实例个数进行累加。如果您的数据库服务器硬件充裕,不会造成瓶颈,也请注意连接池最大值不要超过Web Container 的线程池最大值。

7

JVM 日志调整:选择“故障诊断 >日志和跟踪”,点击“app01”:

8

点击“JVM 日志”:

9

高速语句缓存调整:选择“资源》JDBC》数据源”,确认作用域,然后选择某个数据源,进入该数据源属性界面后,在右侧点击“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数据源属性”链接,进入如下界面:

10

会话管理:配置控制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会话支持行为的会话管理器属性。这些设置既适用于 SIP 容器,也适用于 Web 容器。在管理界面上进入“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 app01-》会话管理

11

点击右侧分布式环境设置,如下图:

12

点击由此的定制调整参数,设置如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