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虚化背景突显主体我们知道,在拍摄照片时使用的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利用这一点,可以避免周围杂乱的背景影响画面效果,使照片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体上,让主体更被强调出来。光圈优先,F7.1,1/500秒,ISO 400,焦距400mm。 虽然只使用了F7.1的中等光圈,不过,采用400mm的焦距在大约8米的距离拍摄,同时,小鸟距离背景很远,因而获得了理想的背景虚化效果。
微光手持拍摄采用大光圈避免画面模糊在室内、阴天、傍晚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时,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照片「糊」了。这是因为在微光环境中拍摄时,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较慢的快门速度)获得理想的效果。一旦快门速度低于手持安全速度,手的晃动可能会造成照片模糊。使用大光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感光元件单位时间的进光量,从而提升快门速度,避免照片模糊。大光圈提升快门速度并不仅仅用于微光环境中,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也常常会利用大光圈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拍摄动物、飞鸟要尽量捕捉瞬间的精彩姿态,表现出它们自然的天性。即使光线充足,也常常使用大光圈、适当调高ISO 感光度,获得高于1/500 秒的快门速度,以连拍方式凝固精彩瞬间。光圈优先,F2.8,1/40秒,ISO 800,焦距28mm。 在旅行时,三脚架常常不在手边,绚丽的夜景又令人不肯错过。手持拍摄首先要考虑的保证画面清晰。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利用现场环境,借助石头、栏杆、树干、墙壁等固定物来支撑、稳定身体和相机,并采用较 大的光圈,逐级提升ISO感光度,使快门速度达到保证安全快门速度。这张照片采用F3.5的光圈,并将感光度提升到ISO 800,使快门速度达到1/40秒,手持相机清晰拍摄到雨后的夜景画面。
微距使用中小光圈避免景深过浅使用微距镜头可以用非常近的距离拍摄昆虫的特写画面,影响景深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拍摄距离。越靠近拍摄被摄主体,景深越浅,背景越模糊。因此,微距摄影时,如果采用大光圈容易导致景深过浅。常常使用F8、F11、F13 这样的中小光圈拍摄,确保画面具有一定的清晰范围。
中小光圈拍摄风景建筑拍摄城市建筑、大场景的风景时,常常使用F8、F11、F16 这样的中小光圈,配合焦距较短的广角镜头,表现丰富细节和细腻的层次。光圈优先,F16,2秒ISO 100焦距27mm,曝光补偿+1EV。 清晨拍摄于雪后的故宫角楼,利用挂满枝头雾凇巧妙地搭建了一个画框,在丰富画面层次的同时展现了银装素裹的美景。在F16的小光圈设定下,近处的枝条,远处的角楼清晰呈现在画面中,如果采用大光圈拍摄,近处的枝条就会变得模糊了。
小光圈拍出独特的星芒效果如果拍摄的画面中存在太阳、路灯、水面的反光等点光源,选择F11、F16 甚至F22 这样的小光圈拍摄,画面上会出现神奇的变化,这些点光源会呈现出漂亮的星茫效果,使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幻世界。光圈优先,F16,2秒ISO 100焦距27mm,曝光补偿+1EV。 清晨拍摄于雪后的故宫角楼,利用挂满枝头雾凇巧妙地搭建了一个画框,在丰富画面层次的同时展现了银装素裹的美景。在F16的小光圈设定下,近处的枝条,远处的角楼清晰呈现在画面中,如果采用大光圈拍摄,近处的枝条就会变得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