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范围的大癌,每年全球因肺癌死亡的人数高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三大癌死亡人数之和。在我国,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已经和交通意外死亡率不相上下,是世界上肺癌患者多的国家之一。高发病和高死亡的现状,加之肺癌专业认识方面存在的误区,让大部分患者被确诊时,往往产生巨大的恐惧,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低迷,最终由于治疗效果不佳,抱憾终身。那么,对于肺癌治疗,通常会有哪些误区,一起来了解一下。
方法/步骤
1
误区一、确诊即治疗不少患者认为,一旦被诊断为肺癌,立即就可以展开治疗。但其实,临床诊断,针对肺部肿瘤只能说是“定性”,表明患者身患肺癌,但肺癌的早晚、分期等“定量”信息,还需要更多详细检查。每一位肿瘤医生都本着患者得利的原则,希望尽快展开针对性治疗,但肺癌肿瘤必须在充分检查之后,才可以科学、有效的开展。
2
误区二、手术可治愈早期肺癌很多早期肺癌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以为没事了,忽视了后期的治疗。但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手术其实只是综合性治疗的第一步,肺癌手术之后,应该马上进行以提高免疫力为目的治疗。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是病之本;局部癌块是病之标,在治标以后马上治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复发、转移。
3
误区三、中晚期肺癌无必要治疗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于是部分患者及家属认为再医治也无效,只会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最终选择放弃治疗,这样的结果将导致患者快速死亡。根据肿瘤临床统计资料表明,中晚期肺癌患者如不进行及时治疗,仅能生存3-4个月,而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期将可延长3-5年。特别是近年来肺癌精准治疗领域突飞猛进,以伊瑞可(吉非替尼片)为代表的靶向药物,为国内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相比,它作为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可以阻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大幅度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延长生存时间。
5
当然,如果患者身体条件较弱,体质不适宜承担化疗的严重副作用,又符合基因突变,也可以参考第三点,考虑使用伊瑞可吉非替尼片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通过精准打击肿瘤细胞,促进肿瘤组织凋亡,避免化疗对人体健康细胞的损伤,获取低免疫损伤的治疗效果。
上一篇:肺癌晚期护理
下一篇:肿瘤化疗后出现肺部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