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97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玉米蓟马的防治方法

玉米播种后,慢慢长出茁壮的苗,我们就会发现玉米苗心处,有黑黑蠕动的小虫子,它就是玉米蓟马又叫瘦角蓟马、禾蓟马,危害玉米的蓟马只有三种,即玉米黄蓟马、禾蓟马和稻管蓟马,蓟马的幼虫可钻入颖壳内危害,造成空瘪粒,一般空瘪粒占10%左右,是水稻重要害虫。分布在内蒙古、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西、河南等省区。                   玉米蓟马多在寄主植物的心叶内活动为害,食害正在伸展的叶片时,多在叶正面取食,叶片呈现成片的银灰色斑。玉米蓟马危害严重的可造成大批死苗,所以需要及时的防治,降低危害。
工具/原料
1

百度经验

2

电脑、手机

玉米蓟马:
1

玉米黄呆蓟马。成虫在禾本科杂草根基部和枯叶内越冬。北方地区一般5月中下旬从禾本科植物上迁向玉米,在玉米上繁殖2代,第一代若虫于5月下旬至6月初发生在春玉米上,6月中旬进入成虫盛发期,也是为害高峰期。在玉米幼苗期,成虫和1~2龄若虫对玉米心叶刺吸造成严重为害,3~4龄若虫停止取食。

2

禾蓟马。成虫和若虫较为活泼,多喜在玉米的心叶正面群集为害。该虫主要发生在玉米喇叭口期前后,日均温21~27℃,经10~18天完成1代。

3

稻管蓟马。成虫的趋光性较强,以成虫越冬,成虫喜欢在玉米喇叭口里活动,但在玉米抽雄后,大量集中在雄穗上为害繁殖。

玉米蓟马的防治方法:
1

玉米在间苗定苗时,注意拔除有虫苗,并带出田外沤肥,可减少禾蓟马蔓延为害。人工摘除叶端硬化部分,使新生叶片恢复生长。适时灌水施肥,加强管理,以促进玉米苗早发快长,可有效地减轻蓟马为害。

2

玉米蓟马发生初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3000~4000倍液,或26%氯氟·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或3%啶虫脒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剂3000~4000倍液。

注意事项
1

春季黄蓟马先在麦类等作物上繁殖为害,其后一部逐渐向春玉米菌上转移,由于麦类面积较大,因此春玉米和中茬玉米的虫源主要是来自麦类。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在麦类、春玉米上有一个若虫高峰,6月中在麦类、春玉米、中茬玉米上又有一个成虫高峰,6月下旬还有一个若虫高峰,7月上旬在春玉米、中茬玉米和夏玉米上又出现一个成虫高峰。因此,这几次高峰的出现,在防治上要根据虫情及时采取措施。

2

蓟马较喜干燥条件,在低洼窝风而干旱的玉米地发生多,在小麦植株矮小稀疏地块中的套种玉米常受害重。一年中5~7月份的降雨对蓟马发生程度影响较大,干旱少雨有利于发生。一般来说,在玉米上的发生数量,依次为春玉米>中茬玉米>夏玉米。中茬套种玉米上的单株虫量虽较春玉米少,但受害较重,在缺水肥条件下受害就更重。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