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摄影初学者在拍摄照片的时候,都体现出一个通病。找不到正确的主体。今天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主体。吸引观众目光—主体摄影主体是作者用以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画面结构的中心,也是画面的趣味点所在。它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组物体。突显主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与间接。
工具/原料
相机
方法/步骤
1
直接突显主体 一是直接突显主体,让被摄主体充满画面,使其处于明显的位置上,再配以适当的光线和拍摄手法,使之更加引人注目。 1.把主要表现对象拍成特写或接近于特写的中景。 2.将主体配置在前景中,这样画面就可以包含足够大的空间,成为一张内容丰富的照片。 3.对拍摄主体进行精确对焦,使次要部分或背景失去清晰度。 4.用拍摄角度来着重强调主体,但要注意,不要应用极端的俯角或仰角。
2
间接表现主体 二是间接表现主体,就是透过对环境的渲染衬托主体,这时的主体不一定要占据较大面积,但会占据比较显要的位置。 1.用光线强调构图中的主要部分,使之显得亮度最高。 2.使主体与背景在影调或色调上有适当的差异或形成较鲜明的对比。 3.把主体设置在画面中心或靠近中心的位置,使其较周围其它物体更引人注目。
3
突显故事细节—衬体 衬体永远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有了主体,自然就有衬体。衬体因与主体产生某种联系而被确认,而且衬体往往独立于一般的背景或环境而存在,否则它们就变成背景或环境了。衬体的作用,就是与主体相互映衬,实现对主体的细腻描述。
4
增加画面感染力—环境 任何拍摄物体都不可能脱离于环境而独立存在,因此,在拍摄时一定要注意对环境的处理。拍摄时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将被摄体从环境中脱离出来,避免主体与背景融为一体,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做到这一点。 颜色对比 选择与拍摄主体颜色相差较大的背景,这样可以透过颜色的对比来突显被摄主体,可在画面上形成一种视觉上的错落,从而增加画面的感染力。
5
影调对比 利用影调的差异来突显主体。各种影调的产生无不来源于光线的作用,拍摄时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光线渲染环境,拉开环境与被摄体之间的影调差别。
上一篇:拍摄花草需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摄影作品如何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