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农村宅基地,是指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享受使用的、用于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农村土地,这个权限仅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符合规定的成员。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我国农村居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面积不能超过省或区市规定的标准,具体的标准还是要看各个省的情况和规定。 在我国,如果出现宅基地纠纷,基本上都是按依法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和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的原则来解决。 可能会有人认为既然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那它就应该不能被抵押。在此,小编想说的是,宅基地的所有权当然不可以被抵押,可以抵押的是它的使用权。 在我国,满足以下条件的人都可以申请农村宅基地: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宅基地;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搬迁;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缺少宅基地。 201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前提下,探索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随着发展,我国宅基地使用抵押办理贷款的也越来越多,具体的要求还是要看各地的政策规定以及贷的规定。
上一篇:哪些财产和权利不属遗产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