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中国有近6亿用户会通过手机来工作和生活。面对这个庞大而诱人的市场,中国银联、电信运营商最先通过植入一片芯片来获取手机用户。
方法/步骤
1
2014年整个4月,手机NFC支付的消息接连不断。NFC有望像蓝牙一样成为手机的标配。在移动支付市场上,为代表曾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但很快就看到了背景强大竞争对手的真正反攻,这是一个包含了运营商、银行在内的大联盟。
2
作为近场支付工具,NFC手机钱包被视为现金的替代品。NFC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自带软件将银行卡内资金圈存至手机钱包之后,无需再输入支付金额和账户密码等信息,就可以在任何安装了银联闪付终端的POS上进行非接支付,整个过程快速简单。
3
在远程支付方面。NFC手机支付本质上是IC卡支付,所以只需要输入密码就可以通过NFC手机将银行卡信息传送至银行完成交易验证,常用的是‘用户名+密码’模式。
4
在安全性上,NFC手机采用的则是“软+硬”双重加密技术。NFC-SIM卡与金融IC卡属同等安全级别,本身存有秘钥和数字证书。在进行远程支付时,NFC手机还有一重软加密技术,并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锁定。
5
这一切将通过TSM平台得以实现。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的共识在于以做大NFC手机支付市场为大前提,TSM平台将致力于吸引第三方应用加入其中,不干涉应用本身的形态,不进行账户捆绑,实现金融、交通和生活等不同领域互通互用。
6
在移动支付之外,银联争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动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据中国银联的一位高层透露,包括财付通、通联与九沛金融等机构已经认可银联规则。随着支付环境的变化,未来银联、银行以及第三方机构有可能坐下来重塑产业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