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起源于三国时代。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在江西庐陵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扩展资料: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经典对联:1、上联: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下联:吞得尽胸中云梦,方许对古人言诗。2、上联:春暮偶登楼,上下鱼龙,应惜满湖绿水;下联:酒醉休说梦,关山戎马,未如一枕黄梁。3 、上联: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下联: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4、上联:时际上元,玉烛长调千户乐;下联: 月当五夜,花灯遍照万家春。5、 上联: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下联: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参考资料来源:-对联
上一篇:人生需要哪几颗心?
下一篇:如何快速生成一首藏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