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导要不断更新人才观念。 面对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失现状,很多国企使出软硬兼施的招数阻碍人才外流,最后不仅是人才留不住,还导致与员工关系紧张。与其殚精竭虑地捆住人才,不如大大方方的给那些想离开的人才以方便,把他们视为单位的朋友、资源,与其保持终生交往,使其流而不失,也许有一天他们会给单位带来新的资源。
找出问题,加以改进。 一般企业人员离职时,将关注点放在财务审计、工作交接及实物资产交接等问题上。事实上建立离职面谈制度或许效果更好。由于离职人员准备离职,他们对单位的忌讳很少,往往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企业文化、公司理念、公司发展战略及其他问题能做出客观、公正、大胆的评价。可以说离职人员的抱怨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了解离职人员具体的离职原因,有助于发现企业管理的“症结”,企业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改进,有助于提高国企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切实改进企业的工资分配政策。 工资收入是职工生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待遇的高低也是自身价值最直接的体现。企业应改变目前分配政策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亏干盈差不多”的分配现状,要让贡献大的职工获得高报酬,收入分配要向经营人员、技术人员倾斜,打破不合理的平均主义,切实拉开分配差距。
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和奖励机制。 首先是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有利于人才快速成长的选人、用人制度,把有能力、有魄力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打破干部终身制,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其次是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激励是最有效的激励。对于工作出色、业绩优异的职工,要在职工住房上、奖金分配上给予体现。再次是要重视对职工的精神激励。如鼓励职工为单位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评选合理化建议奖,对有贡献的员工实行记功、嘉奖、职称晋级、评选先进代表等精神激励方法,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进一步做好工作的上进心。
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于职工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比物质激励更为有效。企业要大力弘扬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塑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良好工作机制,在工资制度、人事制度上进行改革,为人才成长和价值的实现提供展示发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