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止痛汤(汤药以及粉剂)
1、肝阳上亢型头痛且胀,或有刺痛、跳痛感.眩晕.心烦失眠,情志不舒,多为精神紧张、情志不逐而发作,女性经期发作或加剧,舌质红或紫黯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有力。
2、肝肾阴虚型 头痛势缓,多兼眩晕,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眠,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3、肝肾阴虚型 头痛势缓,多兼眩晕,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眠,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4、风痰阻络型 头痛昏蒙,时发时止,缠绵不已,胸脘满闷,面色晦黯,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5、瘀血阻络型 头痛经久不愈,发作时痛如锥刺,部位固定。多为夜间发作或劳累后发作,舌质紫黯,脉弦涩或细涩。END
中医理论认为偏头痛与肝脾肾失调,经络瘀滞有关。在脏腑失调中,肝虚为发病之本,风、痰、瘀三邪是偏头痛反复发作的诱发因素
第一阶段:肝肾同源,滋阴养肝,益气补血。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肝肾同源为人体生发之气的根源。历代医家有注重肾的调养、有注重脾的调养、有注重肝的调养,而我们认为肝脾肾不可偏废,而且会互相影响。同调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阶段:清理毒素,通经活络。清理体内的毒素,打通受阻经络,使其更好的吸收药性
第三阶段:巩固基础,全面治疗。前期的治疗达到一定的疗效,基础相对薄弱,最后进行巩固。END
白术、升麻、当归、熟地黄、蔓荆子、菊花、黄芩、甘草、双钩藤、白蒺藜、珍珠母、赤芍、白芍、川芎、炙僵蚕、焦山枝、夏枯草、合欢花。茯苓、陈皮、桃仁、西红花、川牛膝、白芷、全蝎、地龙、半夏、炙甘草、僵蚕、吴萸、蜈蚣。肉桂、白芥子、鹿角片、细辛、黄芪、鸡血藤等(此为祛风止痛汤的部分成分,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END
偏头痛患者应规律生活、增强意志,提高身体素质,劳逸结合。
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多不良的精神刺激。
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有的病人长时间逛商店就会诱发偏头痛。
遇到天气骤冷时要注意保暖,在炎热的夏天避免将室温调得太低,或突然从炎热的室外进入温度较低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