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69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袋泡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袋泡茶诞生于19世纪末。当时的英国人,为了节省出称量茶叶的时间,而将一杯茶所用的茶叶量包起来,袋泡茶由此而生。后来,这个点子被商业化,而用于包茶叶的材料也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纱布发展到纸、尼龙、无纺布,现在还有以植物淀粉为原料,利用生物科技制作的袋泡茶袋。袋泡茶袋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方形的、圆形的、球形的、三角锥形的、梯形的等等。茶叶的大小也会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而变化,用于直接饮用的、制作奶茶的、用杯冲泡的、用壶冲泡的等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袋泡茶。那么,袋泡茶是怎么做出来的?做好一款袋泡茶,涉及茶原料品质、茶原料加工工艺(适合袋泡茶)、茶包材料、袋泡茶加工工艺,以及专门针对袋泡茶的冲泡方式等各个方面。
工具/原料
1

卷膜材质,茶叶,食用花果,中草药,铝箔,标签棉线,纸朔,尼龙网,无纺布;

2

茶包制作设备,化验设备,热封设备,喷码设备,微波灭菌设备,高温烘干设备,输送带设备;防静电工服,防静电手套;

方法/步骤
1

制作袋泡茶:准备原料,配比,依据功效不断调试口味。单原叶茶可以直接采购入车间,如是混合配方茶,则需调配比例进行科学调配。再者选择茶包材质,制作茶包类型。

2

选取袋泡茶原料:人们饮用的袋泡红茶、绿茶及花茶,一般都是冲泡1次后就将茶渣弃掉了。因为这种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形成颗粒状或形状细小的片状,茶叶中的有效内容物冲泡时很容易被浸出来。因此要依据商家的需求选购等级原叶茶再配备花草,或中草药等。

3

对采购回来的原材料要进行化验:对原材料进入车间化验室由化验专员进行来料化验检测,对检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信息、数据的分析及记录。

4

操作人员进入车间,需穿安全防静电工衣且着装整洁,经过车间风淋室,风淋室是进入洁净室所必需的通道,其吹出的洁净空气可去除人与货物所携带的尘埃,能有效的阻断或减少尘源进入洁净区。

5

对原材料烘干微波杀菌:车间进货专用门进入来料杀菌烘干室,使原料所含的水分迅速蒸发,从而达到干燥目的。微波杀菌保持营养成分和传统风味,杀菌烘干后转到原料备用库房;

6

原料粉碎混合配料:对进行过杀菌的原料再转到粉碎车间进行粉碎再加入其它原料由混合设备进行成分混合;混合机器顺时针循环旋转,使原材料均匀相混合达到科学比例目的。

7

对混合好的原材料进行指标检测:由化验员取样进行控制好水分、用水分分析仪检测,完成后进行几项指标的检测不超标作为原材料出厂检测报告备用;

8

进行自动化包装机装袋:茶叶原料、卷膜、外袋纸、滤袋纸、标签纸、棉线、铝镁丝全自动送入机器,自动制作光波封袋吹送出来的就是一包一包的成品;

9

生产完成后,车间需开启紫外线杀菌灯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应大于100VW/cm2(距离1m处)为合格进行杀菌消毒。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当开启紫外线时,工作人员应远离紫外线照射区域,防止紫外线对眼睛、面部暴露皮肤的辐射损伤,不可直视灯管以防引起结膜炎。照射30-40分钟后关闭,等待下一批次的生产。

10

茶包成品进入尾部包装入盒(入外袋/入罐):制作好的茶包就是一袋一袋的袋泡茶进输送带将成品茶包送进另一包装车间装合;送到喷码车间喷印日期;塑封车间将茶包装用专用热封膜封装。

11

再由QC检验员抽检登记数据,检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没有注意到的质量细节,就必须将这些细节给指出来并督促改进,对产品质量的最高控制,检验是否有次品入库。

12

最后,由仓库管理员按生产批次对应袋泡茶品名生产编号,生产时间,盖有QC检验标进行整理入成品仓库。

注意事项
1

必须严格对原材料的安全卫生监测。

2

生产车间及包装车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无尘且无交叉污染。

3

操作人员必须按食品药品生产安全要求穿着防静电工作服且进行风淋除尘。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