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31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浅谈“外化问题以助推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学生感觉比较难学、老师感觉比较难教的一门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以生为本”的“自主—合作式学习”课堂已成为当今的学校教育主流。课堂上,在互动中生成知识和能力是主旨。也因此,课堂上学生的展示交流、师生的互动成为主旋律。几年下来,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大有提高,令人欣喜。但同时,“课堂效率低下”也严峻的呈现在了教育界以及教师们的面前。学生整体的物理成绩较十几年前有大幅度下降。但再回头走老路“满堂灌式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提高当下的教育教学质量呢?外化问题。“外化问题”是我管理班级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浅析如下:     何谓外化问题?就是把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集中性、突出性、代表性问题,如:课前准备不到位、知识的难点等,提取出来并冠之一名称,从而发挥集体的智慧,群起而解决之。此过程中,最讲究科学和智慧的是冠名。我私下问过不少同学,对“学习如游戏”和“学习如拔牙”这两句话所产生的情绪情感是很不一样的。     如何外化问题——冠名呢?要有启发性、积极性和科学性,要用肯定语句且不含有“不” 字。因为,科学已经证实:人的潜意识对人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接收“不”字。含有“不”字的要求会对学生的执行起干扰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列举几例:       实例1:上课铃响了,老师已经准备好上课,却发现学生课桌上空空如也,需用的学习物品没有准备好,老师一一提醒后,有的学生还拖拖拉拉,需要什么找不着什么,很令老师恼火。针对课前准备不到位问题,开学初学校也针对课前准备出台了小组评价指导意见,我和学生商议:将课前准备命名为“开机”,并和学生探讨了什么样的电脑开机快,当然是垃圾少(思想专注学习)、配置高(智商高)、性能好(能力强)、令人舒心的电脑。于是乎“开机”“快开机”很快深入学生,不但课前准备大有改观,而且学习情绪大有提升。       实例2:课堂上,小组合作落实知识或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时,经常发现有同学游离组外,不参与。这些学生多是自我价值感比较低,肯定需求不满足,急需正能量和开发自我潜能的人。若长期下去,这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而成为问题学生。为了把他们吸引到集体中来,我和学生把小组活动命名为“寻宝行动”,并达成共识:积极行动定是满载而归;驻足不前将会穷困潦倒。“寻宝行动”实施以来,原先游离组外的同学明显减少,热情助人的同学明显增多,学生对学习明显更加投入了。“寻宝行动”是一块充满朝气的很有激励气息的引领性招牌。       实例3:在学习了串并联电路之后,有这样一类出错率极高的物理题,如:某一电路,有一个开关,两盏灯。开关闭合,两灯都亮;开关断开,两灯都灭。则该电路(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有很多同学错误的选A。原因是“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互相影响,不能单独工作”占据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导致对“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互不影响,可以单独工作(学习此部分知识时,学生对“可以单独工作”理解是全面的: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不同时工作)”的无意识忽视。针对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如何突破这类题呢?我和学生们把此类问题命名为“两可题”,并发动学生尽可能多的搜集这类题以及发现这类题的答题提示信息:选项C。我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此举措很成功。     实例4:每天的作业,都有一部分同学不能完成。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和学生们进行了专题讨论。结果是:把完成作业命名为“通关”。初四学生只有语、数、外、理、化五科有作业。于是商议:完成一科科目为过一关,共五关,第五关过了就是“通关”,“通关”后要马上对自己进行褒奖,褒奖形式多样,可物质可口头形式。如口头褒奖:“我成功了,我爱自己”。现在, “作业如游戏”成了学生的口头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教学是需要真爱、真心的事业。“外化问题”帮我突破了多年教育教学的瓶颈,大幅度提升了我的课堂教学质量,我感恩“外化问题”。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