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肺癌高峰人群集中在50-59岁,现在在二三十岁人群中也较常见。前不久,他还接诊过一名仅28岁的肺癌患者,却有十年的吸烟史。
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工厂废气、汽车尾气、二手烟、炒菜时的油烟等,都会对人体肺部造成伤害。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大,人体免疫能力逐渐下降,这些都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原因。
肺癌跟吸烟有很大关系。烟草中有几千种化学物质,上百种有害物质,因而吸烟时间越长,量越大,患病的几率就越高。
首先是癌症本身具有遗传因素;吸烟、二手烟与肺癌鳞癌、小细胞癌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医学教科书上都已经十分明确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远离吸烟。
第三,生活习惯相近,比如都喜欢吃腌制食品,都喜欢熬夜晚睡,生活不规律等等;
第四,性格、观念类似,比如都有悲观、抑郁、易怒等所谓的“癌症性格”,养生观念、防癌意识都比较差等。癌症有家庭聚不意味着有家族史就一定会得癌,更不必因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危险因素,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是远离癌症最好的办法。
冬天人们为防寒紧闭门窗,使室内的甲醛、苯、氨等有害气体聚集于室内,大量微尘、细菌飘浮于空气中,烟、垃圾、脚臭味充斥满室,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易疲劳、恶心、头痛。更甚者诱发肺癌、白血病、心血管病。
厨房油烟和妇女肺癌的发生有明显关系。饮食业的厨师肺癌发病率较一般职业高,常在厨房做饭者比不常做饭者肺癌死亡率高出近1倍,其患肺癌的概率高于不常在厨房做饭的吸烟者。究其原因多半是由于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所造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厨房油烟已成了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
菜子油、豆油加热到270℃~280℃时产生的油雾凝聚物,可以导致细胞染色体损伤,这被认为和癌症发生有关。不加热的油没有这种损害,加热不到240℃时,损害作用较弱。所以,食油加热温度过高,尤其是加热冒油烟时能产生大量有害的致癌物质,特别是油炸食品时,满厨房都是油烟,对身体危害很大。反复加热的油,如多次用来油炸食品的食用油,不仅本身含有致癌物质(所以应少吃油炸食品),它所产生的油烟中含致癌物也更多,危害性更大。临床分析发现,肺癌患者除了与吸烟关系较大外,还与经常熏闻油温过高产生的油烟有直接关系,这些患者多半50岁以上,有较长的烹饪史。
厨房油烟与烧菜时油的温度有直接的关系:当油烧到150℃时,其中的甘油就会生成油烟的主要成分丙烯醛,它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当油烧到“吐火”时,油温可达350℃,这时除了产生丙烯醛外,还会产生凝聚体,不仅会使人产生“醉油”症状,还能导致慢性中毒,容易诱发呼吸和消化系统癌症。
有7类人群要注意:40岁以上的长期吸烟者且吸烟指数大于400支/年;有肺癌家族史;经常接触煤烟或油烟者;体内外接受过过量放射线照射者;职业上接触无机砷、石棉、铬、镍等的人;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慢性咳嗽,痰中带血,或痰中隐血阳性者。
建议市民尽量不抽烟,远离二手烟;尽量避开室外污染的空气和厨房油烟;选用环保型装修材料;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每年都应参加一次健康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应拍胸片,以便医生作出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