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妈妈对孩子关爱有加,但孩子却任性、自私,注意力不集中,让父母很是操心,而有的妈妈却将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对孩子不闻不问,让孩子从小就没有母爱,性格孤僻,无法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到底怎样做才是恰到好处的呢?
方法/步骤
1
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在孩子早年,妈妈要亲自扶养孩子,不要让其他任何成员代替自己,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2
在6个月以前,当妈妈的要无条件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及时回应孩子,让孩子体验到和妈妈的同在,培养存在感、安全感和稳定感;
3
在孩子渐渐长大,自己的能力逐步增强时,妈妈要能克服自己的焦虑,慢慢远离孩子,让孩子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
4
妈妈要给孩子一些恰到好处的挫折,让孩子能经受住外界的考验和挫折,让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小时候就能打好坚实的底子;
5
不要事无巨细,什么都替孩子包办,这样看起来好象是对孩子好,其实是剥夺了孩子自己成长的权利;
6
当孩子渐渐长大,与其为孩子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还不如滋润、镜映孩子的精神世界,为他们输送宝贵的精神营养,培养孩子的自信,让他们充满活力;
7
尊重孩子,对孩子的行为能够给予正确的回应,不一味指责,也不过多干预,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有担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能力。
上一篇:你是过度付出的妈妈吗?
下一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