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虽常见,但您真的了解了吗?很多人都有过胃胀,胃部饱胀不适,茶饭不思,同时伴随的胃脘疼痛、恶心、呕吐、胀气等,实在令人烦恼。引起胃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暴饮暴食、精神压力大、吸烟喝酒等,导致胃粘膜受损而出现胃动力减弱;此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导致胃粘膜受损而引发胃胀的重要因素。胃部出了问题,不能马虎大意,尤其是病症严重者,应当到医院做胃镜检查,及时治疗,以免小病变大病。由于胃胀现象常见,很多人会忽视它,其实胃胀不容小觑。很多人通过广告或者别人介绍而擅自买一些帮助消化的药物,但通常是效果不尽人意,且长期反复发作。治疗胃胀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助消化药:只是单纯促进食物消化。2、胃动力药物:只是依靠西药增强胃动力,暂时性促进消化及缓解胃胀问题,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胃胀问题。3、肠道菌群调节剂:调节肠道菌群,但是也容易扰乱菌群。4、消炎药: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但是长期使用不但会产生耐药性,还使病情加重。不少胃胀患者吃了不少药,胃胀却还是反复发作。这是因为患者不知道,胃胀归根结底是因为胃粘膜受到损伤导致,更加不了解胃粘膜的重要性。大家有没有想过,胃可以消化食物,为什么不会把自己消化掉呢?那是因为胃的表面粘膜可以产生一些物质,这些物质聚集在粘膜表面可形成一层保护膜,胃粘膜防止胃酸进入胃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胃病是怎么来的?人缺乏运动或是焦虑抑郁,胃的运动就会减慢。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变长,刺激胃酸不断产生,破坏了胃粘膜的保护层,引起胃出现炎症、溃疡;如果胃产生反向运动,就可能出现胆汁反流,食物甚至可以反流至食管,这种反向运动和胆汁的刺激也可引起胃的炎症。 胃可以像皮肤一样,在出现伤口后进行修复。如果不良刺激一直存在,胃的修复功能就可能出错,形成胃息肉、胃壁增厚造成梗阻甚至胃癌等不良后果。由此可见,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多种胃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胃粘膜受到损害。治愈胃胀,修复胃粘膜是关键胃粘膜如同一堵天然“屏障”保护着胃壁的安全。一旦负担过重或刺激过强,胃的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就是胃胀、胃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假设胃粘膜完全消失,在胃酸强腐蚀和幽门螺旋杆菌的侵害作用下,3天内就会失去胃动力 ,只要5天,胃酸就可以像消化食物一样将你的胃全部“吃掉“,10天内就让1厘米的溃疡面扩大27倍!一些胃胀患者盲目选择药物控制病情,使用之后症状缓解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炎症没有清除出去,胃粘膜没有修复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胃胀才会反复发作。要想达到治愈胃胀的目的,需要进行有效保护和修复胃黏膜、清除溃疡和糜烂组织、杀菌,促进胃蠕动,才能从根本摆脱胃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