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因素 (1)建筑设计院能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人员缺少。智能化技术多样,有建筑设备监控、通信、计算机网络、布线、安防监控、防盗、门禁、停车库管理、公共显示、电视、广播音响、多媒体 会议、机房工程等。本身又涉及到弱电系统的各子专业,要找这么广泛知识面的设计人员十分困难。 (2)系统集成商智能化系统设计人员对建筑设计不够了解,施工图设计质量较差。而且由于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水、电、暖各专业均由设计院设计,系统集成商只搞智能化设计,与各专业配合困难 。 (3)目前,国家现行智能化系统技术设计规范并非覆盖智能化技术的子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技术、一卡通技术、公共显示技术、系统集成、机房工程等均缺少相应设计规范。 (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审查的极少,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如果送审,未配备相应智能化设计审图人员以致走过场,施工图设计质量未得到有效监督。 (5)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未与建筑设计一道委托,以致滞后没有参加评审。部分工程项目智能化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但由于参加评审者为有关主管部门,如规划、建设、环保、消防、交通、市政、电力等,连电信、广电部门也未参与,智能化部分无人评审,施工图质量问题严重。 2.施工因素 系统集成商在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方面具有重大责任。系统集成商承担深化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并要负责质保期内维护、业主管理人员培训等,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影响施工质量的原因很多: (1)大多缺乏智能化系统工程招投标的实践和经验,在招标文件的编制,特别是招标内容和技术要求章节编制中缺乏针对性,套用土建施工招投标只要求投标单位描述一些施工组织、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机械等内容,没有投标单位对系统设计图纸的理解,设备配置的完整性、先进性,对各子系统的优化建议或合理化建议等。技术标没有技术内容,投标单位的技术水平及能力没有真实的反映。 (2)目前,在业内有大量的工程施工是挂靠企业。这些挂靠企业低资质甚至无资质,人数少,管理成本低,技术力量薄弱,施工能力较差,工程质量很难保证。 (3)系统集成商施工工艺与技术能力。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要整改的问题多于机电安装施工。项目施工人员缺乏施工工艺的培训和技术,有的机柜背后线缆绑扎也存在问题,进出管线电缆井内十分无序,弱电管线敷设不规范会影响到信号传输的质量。 (4)智能化系统工程子系统涉及众多设备供货厂家,部分系统并非工程总承包单位能施工安装,如BA系统、会议系统、专业音响扩声系统等,需要设备供货厂商配合调试。个别工程由于费用等问题地存在而造成供货厂家不配合,以致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或质量。 3.监理因素 工程监理单位现状是缺乏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人员。由电气监理人员兼管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电气监理人员对智能化技术方面的施工缺少专业知识,没有发言权,也使施工人员得不到指导,因而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4.检测因素 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结束要经过检测,检测结论是评估工程施工质量的依据。目前,第三方检测得不到落实,有的仅一、两个项目经过第三方检测,有的工程甚至什么也不检测。建设单位也没有认识到 检测的重要性。 5.验收因素 质检部门对建筑物验收重视高于建筑、结构、水、电、暖各专业,质检部门有这方面的验收技术人员,但他们缺乏智能化系统工程质检验收人员。世纪星介绍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专项验收,由质检部门、设计单位、行业专家等有关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审查,包括所有文件资料、竣工图纸及现场查看,对不符合规范的提出整改意见,以对建设单位负责,对工程负责。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治安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