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83今日阅读:141今日分享:15

关于SFP+光模块3种结构的浅析

SFP+光模块是新一代的万兆光模块,具有高密度、低功耗、更低系统构造成本等显著优点,在万兆以太网、SDH光传输网、WDM波分复用系统工程、单纤双向系统工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关SFP+光模块的3种结构分别是:限幅结构、线性结构和同步结构,一起来分析它们有哪些差异吧!
方法/步骤
1

结构组成差异下面是应用于光纤通道和以太网的3种典型SFP+光模块的结构框图(B是发射部分,C是接收部分)。

2

限幅结构如图1,它与现有的SFP模块最接近,由一个激光器、TOSA(光发射次模块)、ROSA(光接收次模块)和一个限幅放大器构成。

3

线性结构如图2,它主要用于采用多模光纤的10Gbit/s长距离以太网连接,因此要求具备线性光接收能力。

4

同步结构如图3,在发射和接收路径上集成了CDR(时钟和数据恢复器)功能,解决了大多数高速系统存在的信号失真问题。

5

性能差异:  (1)发射端: 由于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和光纤通道标准对光接口的要求非常严格,同时限幅和线性结构的发射端未对定时抖动进行校准,所以这两种结构的SFP+光模块都需要极高质量的发射器。同步结构在SFP+发射端增加一个CDR,这个CDR可以重置模块内的抖动预算,消除发射端ASIC和模块之间的转发IC,从而极大地减少ASIC对抖动性能的要求。

7

成本差异:线性和限幅结构,由于需要保证较高的抗抖动能力,必须考虑统计分析和信道间保护,所以无法达到以太网或光纤通道那么低的成本。而同步结构中,CDR的加入预计会逐渐降低开发、测试和制造的成本。

注意事项

SFP+光模块的3种结构之间存在着组成、性能以及成本的差异,用户可以根据这些差异,选择不同结构的SFP+光模块来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