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79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崩塌类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为了减轻或避免公路和桥涵遭受地质灾害损失,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等条件,对地质灾害易发路段、桥(涵)位修筑防护工程措施,或对已有的防护设施进行加固完善。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要遵循相关规定规范进行路基及其防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使公路工程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方法/步骤
1

遮挡。即遮挡边坡上部的危岩体。常用于中型崩塌的防治,绕避不经济时,可修建明硐、棚硐等建筑物。

2

拦截。对于母岩风化严重,时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如设置落石平台和落石槽以停积崩塌堆积物: 修建挡石墙(堤)以拦坠石等。

4

支撑、加固。在凸出岩石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挡墙或用废钢轨支撑;或将危岩体用锚杆(索)固定在边坡稳定部分。

5

护墙、护坡。对易风化剥落的软弱岩层边坡,可修建浆砌片石护面墙,对缓坡进行水泥、砂浆护坡等。

6

镶补、勾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砂浆勾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7

清除、刷坡。在危岩孤石突出以及坡体表层风化破碎的地段,若危岩体方量不大,可采用清除危岩、放缓边坡的方法。

8

排水。布置排水构筑物,拦截、疏导地表水和地下水。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