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时间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攻略 专题一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本期讲述两个考点,下期继续
氧化还原反应考纲解读考点整合考点一 1.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2出题方式: 1.2.1给一个方程式,或许是没有见过的方程式,分析其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1.2.2已知物质的氧化性顺序(或物质的还原性顺序)判断反应方程式的可行性 1.2.3.以知反应方程式,判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1.3 解题方法 1.3.1依据概念来解题 给出一个化学反应,首先分析方程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分析化合物的化合价,并得出相应结论,那么参考依据为 ##氧化反应-------物质(元素)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本身做还原剂 ##还原反应-------物质(元素)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本身做氧化剂 ##特别说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如反应 4FeS2+11O2=2Fe2O3+8SO2中,Fe2O3和SO2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特别补充 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2)、O2、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H2SO4、HNO3、KMnO4等(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n、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Na2SO3、FeSO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还原性的强弱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
1.1 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aTiO2 + bCl2 + cC aTiCl4 + cCO ……反应① TiCl4 +2Mg Ti + 2MgCl2 ……反应②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④a=1,b=c=2;⑤每生成19.2 g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 mol e-。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⑤[解析]②中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氧化;经计算知⑤中每生成19.2 g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3.2 mol e- 如有疑问请留言。
考点二 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2.1 解题关键依据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2.2 解题方法 2.2.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2.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2.2.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2.2.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 (详情请留言) 2.2.5.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来判断: (详情请留言) 2.2.6.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来判断 (详情请留言) 2.2.7.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 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的还原性一般比作正极金属的还原性强。 2.2.8.根据电解池中溶液里阴、阳离子在两极放电顺序来判断。 如:Cl-失去电子的能力强于OH-,还原性:。 2.2.9.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判断: (1)对同一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如Na、Mg、A1金属性依次减弱,其还原性也依次减弱。 (2)对同主族的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如Li、Na、K、Rb、Cs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其还原性也依次增强。(3)对同主族的非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非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如F、Cl、Br、I非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其氧化性也依次减弱。 2.2.10.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进行判断: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一般来说,同种元素价越高,氧化性越强;价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Fe3+>Fe2+>Fe,S(+6价)>S(+4价)等,还原性:H2S>S>SO2,但是,氧化性:HClO4< HClO34< HClO24< HClO。 注意:①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其氧化能力或还原能力会有所不同。如:氧化性:HNO3(浓)>HNO3(稀);Cu与浓H2SO4常温下不反应,加热条件下反应;KMnO4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比在中性、碱性条件下强。②原子的氧化性一般都强于分子的氧化性。如:氧化性等。
2.1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 +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解析]根据上述规律4可得:氧化性顺序:XO4->Z2>B2>A3+,还原性顺序:A2+>B->Z->X2+。
认真思考方法
专注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