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花馆,沈绮文的书房名。沈绮文生于1909年,是清末民初著名画家冯超然为数众多的女弟子之一。海上画派有“三吴一冯”之说,其中“一冯”,即是冯超然。于此可见冯超然当时的地位。闺秀女子喜欢给自己的书房取个典雅的斋名,沈琦文的斋名补花馆。虽是纸上风雅,但也不禁会让人想到其中的花木掩映、楼台殿阁。可是沈琦文并不钟情花花草草,她承冯超然之教,擅长山水,但最为出名的却是猛虎。2、力构小窗,冰心的书斋名。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省长乐市(今福州市长乐区)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3、双清楼,何香凝的书房名。何香凝自名“双清楼主”,常以此名在所画作品上落款。 “双清楼”,寓意“人、月双清”。 后来,凡是他们居住过的房子,都叫“双清楼”。时逢中秋佳节,一轮皓月给他俩的斗室铺上了一片清辉,何香凝被这美仑美奂的情色所陶醉,此情此景真让人有种“人月双清”的感觉,她展纸挥毫,写下了“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的词句,并把斗定取名为“双清楼”。人月双清是何香凝处世为人的崇高境界。她看不惯满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腐败,痛恨满清这个污浊不堪的社会,她要做一个“人月双清”的人。何香凝在“双清楼”生活了四五年,直至1902年去日本,为了纪念这段值得回忆的生活,何香凝不论到何地,到哪里居住,都命其居室为“双清楼”,并自号“双清楼主”作为她作画落款的常用款号,这也是何香凝的惟一别号。扩展资料:有名的书斋:1、陋室 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书斋名。其书斋布置朴素简陋,但诗人却在这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陋室铭》。他还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大儒扬雄的“云亭”相提并论,表现出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志趣。2、老学庵 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提名“老学庵”。他自注“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以此激励自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3、七录斋 明代著名文学家张溥的书斋取名“七录斋”。他自幼好学且勤于手抄,所读之书定要亲手抄录,抄了再读,读了烧毁,接着再抄,如此反复六七次之多,以达到“胸有成竹”,故此得名。4、聊斋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闲谈所讲的奇闻异事加工整理成小说,因此他的书斋取名为“聊斋”。《聊斋志异》就是在“聊斋”里写成的。5、饮冰室 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名叫“饮冰室”。“饮冰”一词出自《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是比喻自己内心的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梁启超内心的焦灼和困窘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6、何妨一下楼 闻一多先生曾多年埋头于古代文学典籍《楚辞》与《诗经》的研究,除了吃饭上课之外,难得下楼一次,轻易不出门。饭后大家都去散步,闻一多却不去,邻居劝他说何妨一下楼呢,大家笑了起来,于是闻一多便得了一个雅号“何妨一下楼主人”,他的书屋也从此得名“何妨一下楼”。7、梅花诗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1930年左右曾得清代画家金农所绘《扫饭僧》真迹,后又得金农所书书“梅花诗屋”一幅。他均视为珍宝,挂于斋壁,朝夕揣摩,后来干脆将书斋命名为“梅花诗屋”。参考资料:-书斋
上一篇:古代改名怎么说
下一篇:吸力aw怎么换算成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