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的说法来源于美国的'Lean Production'.那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经过两次石油危机的洗刷,美国汽车的霸主地位在日本汽车的强大竞争力下受到了极大的动摇。于是,美国以研究制造业最负盛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为基地,集中了全球最优秀的制造业研究专家,共同完成了一项长达十几年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分析。其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丰田汽车的生产方式为何如此强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组织陆续出版了曾经风靡全球的《The machine that change the world》、《Lean thinking》、《THE TOYOTA WAY》、《Why is TOYOTA so strong?》等脍炙人口的制造业巨着。在这些描写丰田汽车如何强大的巨着中,丰田生产方式被普遍称为'Lean Production',而在将这些巨着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这个词便被译成了'精益生产',并流行至今。
可见,'精益生产'指的就是'丰田生产方式',但这里必须加上一个定语,即指的是美国人所理解的'丰田生产方式',的资料中,考虑到大家的习惯,便将'精益生产'等同于'丰田生产方式'来使用。美国人非常擅长对可视领域的现象加以总结、进行详细透彻的分析,并能明确表达出来。而日本人则擅长于以自己不可视领域的强大精神力量,闷着头一心搞生产,对如何将自己的优秀表达出来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丰田生产方式的巨大威力只能通过美国专家们的笔传到中国来。然而,'丰田生产方式'之所以成功,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视领域的看板系统等因素,但更重要的则是取决于其不可视领域的强大精神力量。
正因为如此,尽管美国人已经把丰田生产方式分析得没法再透彻了,也有无数美国制造业人士曾经为读过这些着作而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仿佛大彻大悟了,可结果却并没有让这些美国人笑到最后。当发现自己导入的'精益生产'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后,开始把原因归结于文化差异,而这又与我国企业的经历是何等的相似啊!退休后到美国专门从事精益指导的日本专家的统计,在美国,成功导入丰田生产方式的企业,严格来说是零。到底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美国人很难发现丰田现场不可视领域的强大力量,或者即使发现了也很难在美国进行移植。这里面有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因素,也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局观因素,如果不了解这些,只顾一味地在现场导入精益生产,恐怕非但难以成功,甚至有可能使企业栽倒在这个上面。
我们做精益生产,一定要对企业的精益生产的来源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实施企业的精益生产,我们一定要做好企业的精益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