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71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遇到“冒充公检法”诈骗怎么办?如何应对防骗

全国大部分地区公安机关的违法犯罪统计都发现,诈骗类犯罪的发案数量大都碾压偷盗抢劫类的街面犯罪,尤其是骗术的“巨头”——“冒充公检法”诈骗,碰到此类诈骗该如何应对。
方法/步骤
1

Q1:“冒充公检法”是什么骗术?l  它产自台湾,历史上成功率最高、变种最多的骗术。l  被害人直接或间接遇到自称公安机关执法机构的骗子,并通知自己“摊上事了”并犯了法或者身份被冒用犯罪了。l  诈骗者忽悠被害者,如果不想被“拘留”、“通缉”、“传票”,就乖乖配合。诈骗者以“协助调查”、“自证清白”等理由要求被害人设置呼叫转移、进行网络贷款、下载恶意软件、到钓鱼网站填写信息、提供验证码、提供个人信息等、转账、扫码付款等。

2

Q2:遭受“冒充公检法” 诈骗的后果l  被害人银行账户里的钱被骗光,多年积蓄毁于一旦。l  被害人在多家网贷平台贷款,背上巨额债务。l  被害人情绪不稳定,难过绝望。

3

Q3“冒充公检法”第一步:恐吓用户l  使用奇怪的电话号码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与被害人联系。l  出现了传票/通缉/洗钱/走私/贩毒/身份被冒用犯罪等“摊上大事儿”的【关键词】。l  骗子自称警察、检察官、法官等【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或“帮助转接”【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

4

Q4 “冒充公检法”第二步:骗取用户钱财 要求被害人安装用途不明的App、登录指定的网站填写信息、申请网贷、扫码付款、提供短信验证码等【繁琐的配合工作】。

5

Q5:遭受“冒充公检法”诈骗后怎么办?l  保留好证据,什么相关信息都不要删。比如钓鱼网站、APP、通话记录、微信/QQ聊天记录、骗子的收款账号、收款码、银行卡号及姓名、设置的呼叫转移电话号码等。l  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求助,提供骗子收款银行卡号、姓名,申请紧急止付,由警方冻结涉案账户,尝试阻止被骗资金转移。l  监查手机安全性,卸载来历不明的APP。l  如果曾设置过呼叫转移,手机输入”##21#“后拨号,取消呼叫转移

6

Q6:如何让自己免遭诈骗?l  尽量使用大厂商的APP和网站,大厂商的信息安全工作受到国家监管部门严格监管,内部员工都很难看到完整的用户个人信息。l  尽量不要在来历不明的网站和APP内填入个人信息,减少个人信息被卖给骗子的概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