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打理好资财 1、立足自身情况,保值基础上谋求增值。新城市居民进入城市后,面临物价上涨,生活开支加大的境况,如果坐吃补偿金或者不高的务工积蓄,则难以维持城市生活,甚至还可能返贫。要创造一份稳定的城市生活,就需要用心打理资财。 新城市居民大多对资本市场了解不多,不可贸然进行风险较高的投资。可以先做一些稳健的投资理财,以后逐步熟悉了,再小额分期投入一些风险和收益都较大的投资。第一步,可以购买部分国债、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然后留足家庭日常开支3个月以上的现金,以银行存款和货币基金的形式存在;第二步,尝试做一些基金定投,适当购买黄金、白银等保值功能较好的产品;第三步,在对理财市场较为熟悉后,可以开通网上银行,进行账务查询和网上购物,基金、理财产品购买,存款及其它协定理财。外出务工的城市居民,可考虑办理务工卡,帮助自己管理、汇兑务工收入。 2、注重长期保障。新城市居民大多在土地征用或者用工单位有一份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但这个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随着物价的上涨和人们对物质生活期许的提高,构筑更稳健、持续回报更高的长期保障十分必要。这时候,可考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如果经济较宽裕,还可以购买年金型保险,以及与筹措孩子的教育费、安家费等相对应的险种。有了这些保障,生活更加无忧。 3、扬长补短,尝试做一些自己熟悉领域内的投资。新城市居民,由于成长空间和过去的生活环境不同于城市,因而在生活经验和个人能力上,与城市居民各有所长。其长处在于,与土地的联系紧密,对一些农业增收项目较敏感,比较节俭;短处则是对城市生活和创收渠道了解有限,如果自己把握不好,则可能盲目听信各种传言和所谓专业人士分析,造成投资失利或者理财失误。因此,在着手投资前,至少要进行三方面的分析思考:一是自己是否了解拟投资的行业和产业,风险指数如何,如果要做,收益(投资回报率)如何,什么时候能够收回成本(投资回收期长短);二是自己如果做,能够从什么渠道,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包括政策扶持),能够从哪些方面夯实事业基础;三是如果打算做,要与什么人联合,联合方式和投资比例,销售市场如何定位等。弄清了这些,有了明确的目标、路径、措施和风险防控手段,再着手去做,会更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