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单一。这里分享下我个人的长距离耐力跑经验。我完赛过很多场百公里以及百英里的比赛,其中包括那些世界上最难的比赛。其中有苦有乐,有些应该完赛的我却退赛了,有些可能退赛,但我却顺利完赛了。我针对性的训练了速度、爬升、耐力以及其他所有方面,所以在比赛中我进步很大。因此当我在教练运动员的时候也借鉴了我的一些经验。在研究报告中,研究对象的数量一般是N,研究做的越好,这个N的数值就越大。实际上我也意识到我的N就是我自己。一个教练应该考虑到他自己的经验,但如果只是依赖这样的经验,认为自己就是N,那就是彻头彻尾的错误。实际上这样的错误在不断重复,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不少运动员因为太过于依赖教练个人的经验,结果却没有得到提升。超马教练的一个习惯是不断将他们的个人经验实施在运动员身上。而那些自己训练的跑者则倾向于在训练过程中加入太多他们自己的偏见。其他人则参考身边一些人的做法,认为他们的经验对自己也有用。
过于关注跑量。100公里和100英里的赛道很长,有时候需要花费1天甚至两天的时间才能完赛。有些跑者会想,如果我训练的越多,我肯定也跑的越好。因此他们在训练强度上做出牺牲,用跑量来代替。他们坚持用低速和低心率进行训练,但这种训练方式对于长距离越野的跑者带来的回报有限,收益递减的平衡点很快就达到了。也就是说,你跑的很多,但你所得到回报也越来越少。
强度不够。参加100公里比赛的跑者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在比赛中不会跑快,所以我在训练中也不需要跑快。”这种想法并不全错。并不是说你一定要跑的很快,而是你需要专注于不同强度的训练。不管你的训练经验和目标是什么,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专注于强度训练。然而,即使跑者在训练中关注了强度方面,但我还是发现他们在这方面还是非常零散。他们可能在工作日进行强度训练,比如周二练速度,周四练节奏跑,但是没有一次强度是足够的。有强度比什么都没有强,但是专注于强度训练并且在几周内系统的进行实施,是一种最佳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