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家周贵讲授中考志愿填报技巧!中考即将来临,家长们都在为孩子升学烦恼着,上哪所学校?能上哪所学校?其实,关键问题是在如何填报志愿上,卓越教育网特别请来了卓越高级副总裁、教育培训中心周贵副校长来为我们现场解析中考如何填报志愿。 卓越教育高级副总裁、中考专家周贵将讲授中考志愿填报技巧,助广大考生一臂之力… 大家上午好,这里是大洋网与卓越教育共同主办的中考填报志愿的直播专场,我是大洋网教育频道主编秦琼。 中考即将来临,家长们都在为孩子升学烦恼着,上哪所学校?能上哪所学校?其实,关键问题是在如何填报志愿上,今天我们特别请来了卓越高级副总裁、教育培训中心周贵副校长来为我们现场解析中考如何填报志愿。 那么,我想请问周校今年广州中考出台了许多新政策,比如去年提前批只有4个志愿,今年增加了2个,达到6个,请问这个变化对于考生来说,有哪些有利之处吗? 这方面对考生肯定非常有利,为什么增加2个,原来第一批每个区共10来所学校,可报志愿6到8个,我们提前批放开之后达到30多个,所以多了2个以后,对一帮学生非常好,原来有一些学生第一志愿想报六大名校,但报了以后,第二志愿、第三志愿想选七中、广附这样的危险就比较大了,如果放到第二志愿不一定给你保底。有些学生不想填择校,只有两个公费就很痛苦,今年多了2个就很简单,第一个可以填六大名校,第二个可以填七种这样的学校,还可以保底,不用再纠结,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 多了2个志愿说明多了一个机会选择,今年区属示范性高中外区学生比例下降大概15%,这对报考有什么影响,想去其他区读书的学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原来是25%,今年降15%,这与放开是对应的,原来区属的提前批学校面向全市招生,现在同时要照顾本区学生,同时也把外区比例下降一些。 这么多年来,招生办都说大部分学校外区比例没有超过15%,这里有一个前提,想去外区读书的学生要注意很重要的问题,虽然下降到15%,但并不代表每个学校都有15%给到外区,有些学校只有5%的名额给外区,所以不要认为都给15%,要看招生办具体的资料给了多少,选择志愿要看清楚。 不完全是满额的15%,可能有些区5%,有些区18%,还是? 不是,每个学校最高限额15%,但并不是每个学校都开放到15%,特别是新四区的学校一般10%左右,不会给到15%。 有可能5%,有可能8%,或者10%,最高是15%,那么当我们选择其他区的时候要看当时那个区的大概比例有多少。 首先看招生名额是多少,招办方有列举,这个学校公费多少,择校多少,本区多少,外区多少,要看到这个名额之后再下判断,不要认为每个学校都是15%,很多人经常忽视了。 如果我选择的区并没有开放到15%,甚至只开放了3%或5%这样的比例,那么报外区还不如报本区,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外区和本区都差不多的时候,建议优先选择本区再选择外区,如果真的很喜欢外区这个学校就无所谓了,主要还是靠实力来拼,那么你就去报吧。今天出台这个政策之后,更多的是心理的影响,大家觉得15%了可能不敢报了,你如果敢报可能还赚到了。 有一个博弈的成分在里面 如果两所学校差不多,还是优先本区再选外区,如果真的很喜欢外区,那么就去填,不要过多的担心。如果有些学校只招五个外区的,那这个时候要考虑一下,选的时候一定要有其他的手段来保证。 非广州户籍的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只能填择校或民办,他们应该注意什么? 今年压力会大一些,招生的名额减少了,但是非户籍的考生增加了,对于这类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今年有个有利政策,全市可以报了,原来的同学只能看本区,现在还能看外区的,建议同学填志愿的时候可以全市看。比如新四区有的学校择校分比较低,但是这些学校有很多是不错的,高考成绩也非常好,那么我们就要利用国家给的政策,在报考的时候选择这类学校,不用只看原来的本区,选报这种志愿的时候要拉开梯度,对于这种非户籍的考生很痛苦,每一个择校的志愿分数都会比较高,两者间的梯度也不是很明显,对于这类同学能填报的志愿不多,只能在不同批次间填志愿保底。 也就是不要都压在同一批次上,应该分开报,那么他们的分数是不是要更高一些? 不同志愿间有梯度,同一个批次不明显,都是670多、680多就没有梯度了,这样填几个都没有意义,因为没有梯度。 广州市有没有统一的模拟考,学生应如何对自己进行评估,这对于他如何填报志愿非常关键。 填报志愿的第一步是预测自己的成绩,如果预测不了就无法填报志愿,目前没有统一的一模,但是各区都有自己的一模,有些是联考。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一模没有统一的批卷,有的老师可能严一点,分数整体低一点,有的宽松一点,分数整体高一些,所以建议不要拿分数直接预测,可以拿年级排名或区排名预测你的成绩。比如上一年我们这个学校在中考考了多少分,两届学生水平是否差不多,如果差不多,今年是100名,上年是100名,就可以预测我的成绩和他的成绩是接近的,可以通过这种方法预测自己的中考成绩。 和上一年年级排名阶段的分数和你自己相对比?第一志愿在填报时非常重要,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第一志愿有个特点,成绩达到了肯定会被录取。有些有两种选择的,比如想冲第一志愿,想搏六大名校,还有的想稳妥,想第一志愿肯定被录取。 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想搏,那么建议后面的志愿有保底。如果想稳妥,那么你预测的成绩基本要超过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分,这样第一志愿的录取就比较稳妥了。 还有一个家长需要志愿的时候,第二志愿才能开始填择校,所以第二志愿是择校的第一志愿,一样遵循第一志愿的原则,分数一达到肯定会被录取。 分数达到肯定录取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达到才进入第二志愿进行择校。那么其余的志愿该怎么填,不是应该每个都填满吗,如果有把握,不想填第二志愿,也不要择校,有把握考上华附或其他学校,那么是不是其他志愿不需要填了? 有一个基本原则,不想读的学校绝对不能填,不要填完之后被录取了。第二,填报的志愿一定要有梯度,否则就白填了,不是填多了就有用。第三,我们的志愿计划一定要考虑到发挥好的时候,发挥正常的时候,发挥不正常的时候,都要有考虑,不要太过乐观只填一个志愿,其他的就不管了。你要考虑到如果你没有发挥到正常状态,这个时候要到一家很差的学校,那么还不如重读的话可以这样选择。 有退路的时候可以只填一个,如果有的学生第一志愿报得很高,第二志愿就填普通的中学,这样差距会不会太大,这样落差比较大,如果失手了一下子要落到很差的学校。如果一旦失手不想复读了怎么办,这样差距会不会很大? 这涉及到志愿梯度的问题,尽量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往下走,不要一下子落得很低。志愿的梯度,以往的志愿是15分到20分,有梯度,梯度不能只看分数,第一志愿是公费,第二志愿是择校的时候,两者间的分数是有差距的 这个差距算多少? 1分都有梯度,关键看整体的计划,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如果你是择校,分数一定要有差距,这样才算有梯度。比如第一志愿是690,第二志愿择校这个学校可能落到685,而你刚好686的时候,第一志愿录不到也能录到第二志愿。 第一志愿公费和第二志愿的择校间有要分数差距,不同批次间的志愿分数要有差距,比如提前批的志愿和第一批的志愿要有分数落差,当然15到20分的落差比较好,因为你不能担保你失手的时候分数波动会有多大,如果你平常非常稳定,就不需要把分数差距拉得特别大,这样的情况下才看分数。 在同一批次间,分数是没有用的,一个692的学校和一个640分的学校,如果这个学校上一年都是末位考生志愿序号都是一,意味着在优先投档线以下,在这种情况下692分的和640分的这两个学校是没有梯度的,就算你692的没有达到,640的也同样不会录用你。 过优先投档线的和低过优先投档线的,这叫有梯度。末位考生序号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一个学校往年末位志愿是一,另外一个学校往年末位志愿是二,这样是有梯度的。 有的学校是正常录取没有降分的,有些学校是降分录取,这样的学校是有梯度的,这样的是不看分数的,就看过线还是不过线。 就是要么过,要么不过。 有的有可能两个是同分,一个是640,另外一个也是640,但另外一个是落到第二志愿的,因为每年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会有这样的情况。 你是一或者是二,同样的分数贿赂一不会录二。 一个学校录取分数是641,上年一中录取分数640,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是二,虽然只差一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不一致的时候,才算有梯度。没有梯度的是没有意义的,这时候不能看分数,要看是否符合条件。 如果两个都不行,怎样选择保底学校,至少要有学校上,如果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都没办法了该上什么学校,又不想重读的情况下。 保底可以放在同一批次,也可以放在不同批次,看你怎么选择志愿计划,第一志愿搏华附,第二志愿冲二中,这个时候把保底志愿放在第一批。有的同学说第一批保不了底放到第二批保底也可以,保底志愿可以选择放在同一个。 如果你不想上哪个学校千万不能报。对于提前批和第一批填报都有招生计划的时候注意哪些问题? 像白云区今年有增加招生计划,对于都有招生计划的学校,一般第一年的提前批录取分都会高,高的比较厉害,因为很多学生都是拿第一批的四所学校做保底学校,这样会把分数冲高,今年因为多了公费,有可能分数超过提前批的特别情况会有所改观,因为可以放在提前批进行保底,不一定要到第一批。 这个时候考生填报志愿,如果你的成绩不算很好,一定要慎重考虑,不一定学别人拿第一批进行保底,像有的学生拿培正做保底,结果一下上到670,一下子保不住,就掉到第二批了。有很多学生想拿第一批做保底,提前批不报这个学校,但如果你报了提前批这个学校可能被录取了。如果提前批没有填,第一批就填了培正,你考了686那就录不到了,所以填报的时候,选择哪一个做你的保底要看清楚,要慎重。 现在距离中考越来越近,考前复习应该注意什么,很关键的是考前心态和状态,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或者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大家不要急,离中考只有大半个月左右,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发现临考的时候很多知识没有掌握,这样越来越急,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大家要明白一点,在这个短短大半个月中,你不可能学到很多知识了,这个阶段只是要调整好状态,希望中考的时候把学到的东西都答出来,把分数都拿到,这是我们设立的目标。这大半个月想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完不现实,也不可能,大家要放好心态,把学到的东西发挥出来。 在这个阶段像政治、化学这种靠记忆性的东西,可以临时抱佛脚的东西,如果在这方面比较弱化,可以多下些苦工夫,多背一些资料,这样可能提高的分数比放在其他学科的分数上得快一些。 既然把能拿到的分数都拿到,重点应该放在对自己以往的错题复习上,把以往做过的东西重新看一下,因为这个时候记忆比较深刻,希望在中考的时候错误的东西不要再错了,这样中考的目标就达到了,所以首先不能急。 第二要挑好学科,第三步要再重新做卷纸,关键看原来错的地方,要有所侧重,这样效率才是最高的。因为你重新做一份卷,可能一半的东西都是你懂的,这样一半就浪费了。 非常谢谢周校,考生也应该抓紧最后的时间冲刺一下,今天周校为我们解答了很多家长心中的疑问,也给很多考生和家长很多指导性的意见。我们希望这期节目能够为大家提供有效的帮助,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以登陆大洋网给我们留言,我们也会及时联系周校,在网络上为您进行解答。如果觉得这样不够直观,想和卓越的周校面对面沟通也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也可以及时联系周校共同解答你们的疑问,我想周校也一定会愿意为你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上一篇:高考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
下一篇:上海插班生之同济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