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44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数学试卷讲评课课堂中如何进行

数学讲评课应以学生为主体,应将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自行讨论分析、自行纠错、究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这条主线贯穿讲评课的始终,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参谋者,即要多一点“启发式”教学,少一点“告诉”教学。为此,我在平时的数学试卷讲评课中,努力构建“开门见山 揭示课题--考情分析 知点知面--精选错例 讲评结合--订正试卷 集体讲评--归纳总结 升华认知”五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开门见山 揭示课题。如:今天我们上xxxxx试卷讲评课.(板书:课题) 2、考情分析 知点知面  (1)公布全班整体成绩。如: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提高率等。  (2)试卷分析。如:试题重、难点,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各占的比例。  (3)答题分析。试题解答较好的占( )%,是什么题,错误率较高的占( )%,  是什么题,  (4)表扬进步的学生。  (5)告知本阶段考试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3、精选错例 讲评结合 。  (1)据题补缺  针对试卷中出现的较为普遍性的错误,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或补知识或补方法等。  例1 (1)已知复数,且,则=  (2) 若且,则  对于(1),班级约有15%的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有学生说如果展开吧,立方公式不清楚(不要求记忆),如果不展开,但又想不出好办法;还有学生说曾做过的复数试题没有出现过这种形式。其实,学生是对复数的运算性质:, 不清楚。若能运用此性质,则很容易解答。对于(2)中的绝对值问题,少数学生只会用平方处理,但本题平方后因形式繁而解不下去,只好随意写一个答案交差。其实处理绝对值问题的另一个基本办法是分类:。由于正弦、余弦的有界性,得可分别取四种,则为2或0.  这道题反馈出学生对复数的运算性质不会用,对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技能不够清楚--“双基”掌握不到位,究其原因①考前进行了缺乏训练,学生显得手生②难题练多了,基础题接触少了,一遇到情境稍有变化的问题,就不知如何下手。  (2)据题比较  在讲解时,列出同类型的题进行比较。或概念的比较,或原理的比较,或解题方法的比较。  例2、已知,,求的最小值。  生甲:利用两次基本不等式,所以,而,所以。  生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生丙:。  我把学生的三种解法都拿出来讨论,学生甲的解法是很多学生都犯的错误,但也知道了要利用不等式求最值问题,因两次取等号的条件不能同时成立,所以不正确。我表扬说:“学生甲为我们以后做题避免这样的错误,提供了先例,因此要感谢甲同学。”学生丙的做法很好,只用了一次基本不等式,求出了最大值。学生乙的做法很新颖,很多作对的同学也说不清问题出在哪儿,一学生令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依然是两次运用基本不等式,等号不能同时成立,只是两次运用了不等式比第一种的错误更隐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难甲乙同学做错了,但他们独立思考精神还是值得我们所有同学所学习的,也让我们对于基本不等式这个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3)据题变化  根据试题所含的知识点,结合答题情况,适当加以变化,或改变设问,或改变题型。  例3 设集合,若,则实数的值是 。  此题的失分率为52%,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考虑问题不全面,丢了,只考虑一种情况,针对这种情形,我在剖析完此题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将它变化为:,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吃一堑,长一智”,结果很少有学生把这种特殊情况丢了。  4、订正试卷 集体讲评  (1)、学生自愿结合组成学习小组,成员应包括好、中、差各层次学生,人数5-6人。  (2)、每节课给学生10-15分钟自主订正,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学生间互助讨论完成部分试题订正,并要求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教师也可进入各小组指导!  (3)、在小组订正基础上集体讲评,要求各小组上报未解决题目重点讲评,也可讲讲教师认为应重点强调的内容和方法等。要按序讲评错误率高的题目或是按知识点归类讲,也可结合课前批卷情况请同学当“小先生”讲评错题,或说明错误原因,检查小组学习效果。 (4)、抓准时机,换位点评 。试卷讲评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辨析,找准错因、错源,探究正确思路,做到纠正一例,预防一片,使其思维的严密性、批判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得到最有效的加固。 抓“通法”与典型思路,以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记忆,强化公式、法则的运用开启智慧大门,使能力得以升华。  5、 归纳总结,升华认知  (1)、课堂小结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是一个由薄变厚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反复推敲,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看出了来龙去脉,抓住了要点,再和以往学过的比较,弄清楚究竟增添了什么新内容、新方法。经过这样消化后的东西,就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  (2)、巩固练习  一堂讲评课的结束,并不是试卷评讲的终结,我们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扩大“战果”,有针对性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作业的来源:可对某些试题进行多角度的改造,使旧题变新题,讲评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有利于学生巩固,提高,有利于反馈教学信息。同时应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如下工作:  ⑴在专用《错题集》上订正错题,订正不能满足于写一个正确答案或写出一种正确解答就了事了,还要找出错误的原因,以便汲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  ⑵整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试题,充分体会其内涵与方法。  ⑶作出答题得失分统计分析,定出下次考试目标。  ⑷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训练题。  ⑸结合个人实际,自选并认真完成一部分针对训练题。  总之,上好讲评课,要注意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关系,注意学生学法指导,要精选范例,突出重点,注意形式多样化,调动兴趣,使讲评课真正起到纠正错误,巩固知识,拓宽思路,提高能力的目的,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