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80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摘要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逐步建设和完善,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关注,无功补偿有助于提高电力资源供应质量,最大限度降低系统损耗,保持电压问题,减轻设备功率损耗等。然而,在我国的现阶段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对无功补偿的基本方式及其重要意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对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无功补偿的基本方式。
工具/原料
1

分散补偿

2

集中补偿

3

就地补偿

无功补偿的意义和原理
1

电磁感应效应是电力系统很多用电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在各种用电设备的能量转换过程中,系统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无功补偿一个周期内释放和吸收的视在功率、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之间关系。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原则

第一,调压和降损相结合,以调压为辅、降损为主;第二,低压补偿与高压补偿相结合,以高压补偿为辅、低压补偿为主;第三,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集中补偿为辅、分散补偿为主。这一补偿方法要求对于负荷较为集中的区域,应实施就地补偿,首先在变电站实施容量较大的集中无功补偿,并在用电设备、配电变压器与输电线路中实施分散式的补偿,其主要作用在于实现就地的无功补偿,从而防止远距离输送所导致的无功损失;第四,全网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不仅要实现全网的总无功平衡,而且要实现分站与分线的无功补偿平衡。对我国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较低、输电负荷较分散、线路分支较多、输电线路较长的区域实施这种无功补偿方法,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线路供电能力的提高,并大大降低线路损失,以及系统负荷率。

无功补偿的基本方式及其发展
1

第一,分散补偿。这一补偿方式主要适用于高压电容器组的分组安装过程中,但其主要缺陷在于仅仅能够对电压器和高压配电线路的无功负荷进行补偿,因而安装较为困难。

2

第二,集中补偿。这一补偿方式主要适用于高压电用户降压变电站或者地区变电站的母线高压电容器组,尽管这种无功补偿方法维护较为简便,且利用率更高,更加便于管理,但是,不能有效降低电力用户内部变电系统的电能损耗与无功负荷。

3

第三,就地补偿。这一补偿方式主要适用于与用电设备直接连接的电容器,较为常见的是低压保护中稳定负荷的负载。就地补偿是一种较为有效、常见且简单的无功补偿方式,尽管这种无功补偿方法能够实现用户与电网之间供电线路无功负荷的最大限度降低,但是,其建设成本大、利用率低等缺陷仍然不容忽视,并对其推广价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

上述三类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均有利有弊,为了实现电力系统效益值和无功补偿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应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做到合理配置,综合运用三种无功补偿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综合式的无功补偿技术,并逐步积累经验,突破传统无功补偿技术的限制,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和有效性的进一步提高。

总结

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的逐步完善,以及电力企业市场化运行模式的逐步形成,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对于电力资源供应质量也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且电力资源需求量也有所加大。电力系统是否能够长时间安全、稳定地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资源供应的质量和效率,所以,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问题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认可。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电压的平衡,提高电力传输质量,降低能源损耗,实现无功设备的合理、科学调控,并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综上所述,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是一种成果收益高、成本投资少的综合性能源节约措施。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