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特殊学生教育策略近年来,在农村教育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很多孩子遭受着家庭的重大变故,留守儿童、单亲孩子越来越多,且有不断增长趋势,重视农村这些特殊群体的教育,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已刻不容缓。然而,面对不同的对象,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应该寻求不同的方法和途径,用“灵丹妙药”去医治“疑难杂症”。一、少一点严厉,多一些微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很有必要的,所谓“严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但很多教师却把握不了这个度,结果走向了极端,由严格走向了严厉,老师的态度的武断、强硬和偏执,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让学生害怕之极,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压抑的状态,就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学生会产生不良情绪,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会越来越淡漠。我常常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总是含着微笑,为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们拍拍灰土、整整衣领,或者摸摸他们的头,微笑着说几句话……,我很少看到她为学生而生气。很奇怪,再调皮的学生,在她面前总是显得很乖巧、很可爱。学生犯了错误,能主动认错,课堂上,学生能认真听讲,课后,作业能认真完成。而现在我也为人师,这位老师的“微笑”常在我脑海中显现,我也经常尝试像她那样,却也总觉得没她那么完美。一个人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或许我们的无意之举会唤起孩子们的良知,会触动他们内心的善良,即使让他们仅仅能感受到一丝温暖也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微笑面对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对于那些留守儿童、单亲孩子,更应该要做到严格有度,宽容有格,让他们的内心世界不再感到孤单,而是充满着幸福和温暖!二、少一点吝啬,多一些关爱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往往心灵受伤,从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是缝合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我班小慧同学的妈妈,在她很小时就离开家门远走了,她和爸爸生活,没有了母爱,很少说话,很少和同学们玩,成天趴在课桌上,情绪非常低落,在一次《妈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中,她写了许多和妈妈在一起时的生活回忆片段,言词中处处流露着多么希望妈妈能够回来的情感,那次作文,小慧同学在全班宣读,她那略带沙哑的声音,让教室里出奇地安静,读完后,很多同学都哭了,尤其是女生。然后,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从老师鼓励的眼神和同学热烈的掌声中,小慧坦然地抬起了头,自信地走下了讲台。课后,同学们都喜欢和她玩,慢慢地她也变得开朗了,同学们都说,我们班有一个天真可爱的“天使”。是的,这是一颗受伤的心,一颗渴望家庭温暖的心,一颗渴望大家关爱的心。我通过多次和他的父亲交流,并且和她远方的妈妈取得了联系,跟他们分析孩子的需要,希望他们多抽空陪孩子。我又经常跟她提起爱她关心她的爸爸,还有爷爷奶奶,与此同时我安排几个懂事的孩子在学习上多帮助他,生活上关心他。后来,小慧同学不仅成绩优秀,而且生活中很自信,甚至还会主动帮助其他的同学,有时候还和老师扮鬼脸呢!如果孩子缺失了一份爱,我们不能吝啬我们心中的关爱,更不能孰视无睹,应该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缺少爱,身边的人都很关心他们,都愿意帮助他们,让他们学会感激身边的每一个人,要会用语言和实际行动去表达对关心、爱护他们的每一个人的热爱。三、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帮助。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有摆正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象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能行。小勇的母亲因打工出事身亡后,他的父亲又常常忙于生意,经常长期不在家里。没有了家长的呵护和关爱,他经常迟到,课堂上,他的表现也没以前那么积极了。周末家里没人,他就去网吧消磨时光。曾有一次在家睡到凌晨4点中,他睡不着觉,就起来在街上闲逛,被巡逻的派出所干警逮到询问情况,以为他有作案动机。这种情况导致他产生了自闭心理,成绩极差,使他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刚开始,我对他提出了批评,但我发现,丝毫引不起他的重视,情况没一点儿好转,有时他对我的批评还有些不乐意接受。我想,批评对他来说已无济于事,我得改变方法策略了。我知道要让他走出这一困境,一定要帮助他建立自信心。在班级中,我发现他劳动能力很强特意选他做劳动委员,经常表扬他工作完成出色。由于他家住在街上,所以周末我经常去他家家访,了解他在家的表现情况,对他在家好的做法及时给予肯定。他的字写的不怎样,可我发现他很爱画画,我就特意让他设计黑板报,还把他的画贴进了“文化橱窗”┅┅,慢慢地,他开始热心于班级活动,周末也不去上网了,他学会了与他人交往,他和老师也越来越亲密,从此他像换了个人似的,拥有了自信,干什么事都很积极,很少犯错,成绩也逐步上升了,小勇的父亲得知他的进步,非常高兴!这些学生所受的打击太多了,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不能经历太多的风风雨雨,我们不要一味地去责怪他们,这样反而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如果多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帮助,进步可能会更大!四、少一份“告状”,多一些包容。“老师,我……想……跟您说件事!”这不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丽丽吗?一向调皮大胆,今天怎么扭扭捏捏,只见她低着头,两手摆弄着衣襟。“说吧,什么事?”她迟疑了一会儿说:“我的数学这次没及格,您不要告诉我爸爸┅┅”说着已是红红的眼圈了,我正纳闷,难道她怕爸爸批评?是想让我“包庇”她?问她为什么,她不说,后来我才知道,她爸爸出了车祸,她给躺在病床上的爸爸说,她下次数学一定考过80分。她妈妈病逝后,她是她爸爸唯一的希望!通过我们同一些家长的接触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家长不是不愿意来学校,大部分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以为自己的孩子又犯了什么错误!学生也害怕老师请家长,因为他们的缺点将会在家长面前暴露,回家等到的可能就是一顿挨骂或痛打。时间长了,孩子受不住打击,反而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可丽丽这次着实令我感动,她不是怕父亲的痛骂,而是怕父亲在车祸的伤痛中再次伤痛,这是怎样的善良啊!因此,让我们宁愿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包容,可以委婉地向家长提出一些建议,与家长共同探讨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反馈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一起共商教育的对策,而少一些“告状”,教育效果会更好。教育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用长时间持续去探索、实践。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同时我们也期待,学校和社会也应对这些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当各方面的关爱如涓涓细流,汇入爱的海洋时,我们一定能够通过努力抚平那些受伤的心灵,我们期待农村特殊学生会在爱的滋润下健康茁壮成长!
上一篇:宝可梦晶灿钻石地下洞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