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20今日阅读:159今日分享:18

重疾险投保不应该避重就轻

社会步伐的加快,很多人高负荷的工作,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存在着很多隐患。重大疾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重疾险来规避风险,但是许多人对于怎么选购合适自己的重疾险还不是很清楚。对于家庭来说,重疾险怎么购买?
重疾险投保不应该避重就轻
1

保障人群:顶梁柱优先保,投保重疾险切勿避重就轻   据调查,许多人在投保重疾险时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避重就轻。很多人都认为保险应该买给收入较低,比较缺乏保障的一方。事实上,对于整个家庭而言,优先保障顶梁柱才是最为关键的。只要顶梁柱安然无恙,家庭遇到再大的波折也有人能够支撑,一旦顶梁柱倒下了,整个家庭将瞬间垮台。

2

​另外,投保还需要根据自己及家庭的实际情况调整保额。如果已有社保,普通的工薪阶层建议重疾险的保额选10万左右,填补社保不报的费用,无社保者需要20万-30万元的保障额度。在通常状况下,每年的重疾险总费用应控制在年收入的10%左右,同时根据家庭情况需要在7%-15%范围内做调整。   年轻的单身一族往往将主要精力投入工作中,而忽视自身的健康及保障问题,但一场重疾带来的将是几十万元医疗费负担甚至是全家负债。统计数据显示,人一生中患重疾的概率已高达72.17%,其中30-50岁是重大疾病的高发期。保险专家提醒,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重大疾病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年轻的单身一族也应尽早弥补大病保障缺口。

3

​保险专家指出,大病保险可分为消费型和储蓄型,如果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则可选择消费型大病保障,保额一般应在10万元以上。如果条件允许,单身一族应尽早购买大病保险,不但可尽早拥有大病保障,还可以将费率锁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从而降低成本。   房贷、车贷、养老育小等各种压力已经让如今的80后苦不堪言,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也让九成上班族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于日益高发的重疾病,适当的调整工作时间和强度,注意饮食和休息,并购置重疾险加以保障才是防范重疾病的最佳方式。

4

买长期险比买单年险好   一年期看似保费低廉,但没有太多实质的保障意义,因为一般不会说你投保第一年就得大病。而如果你选择每年续保,由于重疾险的费率是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的,显然投保人的投入更多了。而长期的重疾险一般是按照你开始投保那年对应的费率,每年均衡缴纳。年纪越轻,从你口袋里收走的钱就越少。而且投保以后不用再体检。待到你年老之后,一旦得大病,就可以依靠自己年轻时候积累的这笔本金来支付医疗费用;如果你身体很健康,你也不必担心自己年轻时的钱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的长期型重疾险是还本型的。

5

量身定做是关键   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的特点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保障额、保障范围、缴费期限和付费方式。比如儿童购买重疾险一定要其中保有白血病;单身青年人可以考虑重点购买重疾险;新婚的夫妻经济负担较大不一定要再选购重疾险;女性可考虑购买涵盖了乳腺癌等女性多发病种的重疾险。取己所需,不增加自己和家人的额外负担,才能更好地保障未来。

6

保障并非越广越好   目前市场上的重疾险保障疾病种类从7种到40种不等,但对个人而言,并非保险责任的范围越广越好。因为重疾险的保险费是保险精算师按照该险所含各种疾病的发病比率等各种指标综合得出的,保障的病种越多,保费自然越高。对于具体的投保人来说,有些疾病的发生率几乎为零,或者他们原先购买的意外险中已经能够保障到的某些创伤类疾病,就没有必要再去购买有交叉保障项目的重疾险。一般而言,选择重疾险时最重要的是考察条款中是否包含了常见的心血管、器官性和老年性疾病,有了这三大类,基本上就满足了一般投保人的保障需求。   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很多年轻人身体成了亚健康状态,专家提醒在工作的同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劳逸结合,重疾险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

重疾险的正确买法
1

近年来,大病重病发生的概率逐年增加,重大疾病保险也倍受消费者的青睐。不过买重疾险不能贪便宜,否则到时候赔付的金额也会比想像中的少很多。   重大疾病保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承保重大疾病都涵盖了规定的25种以上重大疾病,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对所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目前市场上都有自己的重疾险产品,但功能上的差异并不明显,消费者如何选购适合自己实际需求的重疾险产品呢?专家称,如果根据保费是否返还来划分,可分为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和返还型重大疾病保险,如果根据保障期长短可分为定期重大疾病保险和终身重大疾病保险,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搭配组合又附带出多种功能。

2

​而在买重疾险的时候,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首先,投保时首先要考虑有足够的额度。重疾险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根据目前实际的重疾花费水平,一份不低于20万元的重疾保障,才能保障今后的康复、治疗费用。其次,投保时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储蓄型重疾险价格较消费型高出一截,因此只考虑储蓄型产品往往会使消费者面临保费超出预算或保额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所以按照目前的一般经验,最好将保额设定为在年收入的10倍,保费不超过年收入的10%这一幅度。

3

​​另外在消费群体这一方面也需要注意。消费型的定期寿险及短期重大疾病保险比较适合以下人群:刚参加工作及低收入者;房贷车贷高负债者;创业初期的小企业主;高风险职业者;短期保障需求者;家庭经济支柱需加大保障者等。   不少消费者认为选择消费型重疾险,如果缴费期间没有患重大疾病或身故,保费就拿不回来很不合算。因此选择投保时更重要的是衡量保险服务带来的价值,而非简单对比价格来做决定。说到底,买保险为的就是在“万一”出现的时候,能获得保障。“先花钱后享有”的模式会让许多消费者产生贪便宜的念头,觉得反正也不一定会出险。少花点钱的结果是使保险的保障发挥不了最大的功效。所以消费者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最好能先听一下专业人士的意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