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31今日阅读:2今日分享:31

怎样复习托福可以考到 100

本文的目标读者,是自认为英语基础不好的托福新手,以及多次考试仍过不了100的钉子户。全文。分四部分。
方法/步骤
2

为什么大部分经验不适合你?大把的高分学员,翻看过各大论坛的种种经验贴,大多数的高分经验分享,逃不出上面说过的三种类型,以学霸、学民、学渣来划分的话:学霸提倡英语能力来自常年积累,考试啥随便准备下就手到擒来;学民表示自己有一定的基础,辅以适当的练习,即可获得理想的分数;学渣们大多临时抱佛脚,初战惨不忍睹,只好一路挣扎打怪升级,历经种种辛苦才能达成目标。为什么无论哪种类型的经验,对听众(读者)都没有太大价值呢?是因为分享者对听众毫无了解,而学习本身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情。这些经验完全没有站在听众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它们大多是像纪录片一般讲述自己的活动:用了哪些书籍,用了什么软件,做了多少TPO,背了几套模板,写了多少essay,翻了几遍机经。听众只能根据其中零星的背景信息(四六级多少分,考了多少次托福)来匹配自己的背景,然后判断这个经验对自己是不是有用。然而人的背景千差万别,仅仅依据几个分数就能判断两个人英语水平是否近似吗?即使分数相近,你就能确定你们的词汇量、语法掌握程度、阅读听力口语写作水平差不多吗?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鸡、鸭、鸽子都要过河,鸭子游过去了,鸽子飞过去了,鸡一筹莫展;前者说我跳下水自然就浮起来了,拿脚蹬水就游过来了;后者说我扑腾下翅膀就起飞了,多扑腾几下就飞过来了;鸡琢磨着大家都是两条腿一双翅膀,为啥我既游不过去也飞不起来呢?没办法啊,背景不一样啊,要真是只鸡,那也只好找个桥过去了... 所以说回来就是要对症下药。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人还没有搞清自己的病在哪儿,就到处开始求药了,那能治好你的病吗?太多人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花了大把的时间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借鉴别人的方法 —— 诚然有人从这些经验中获益,但依然有很多人在挣扎,一战、二战直至N战,这些人真的有思考过:这些经验适合自己吗?

3

攻克托福之道:明确这两个问题足矣。先看第一个问题:1. 托福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请先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考托福?托福设计出来的目的是什么?前者很简单,因为申请留学需要托福成绩啊!为什么需要托福成绩呢?因为这些学校都使用英语教学,如果你英语水平不够,就没法正常学习了嘛,对不对?所以托福设计出来,就是为了测验你的英语水平够不够格,能不能在英语国家的大学里正常的学习生活,不同学校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对分数要求才不同嘛。所以托福是什么?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即对母语非英语学生的英语水平测试啊。紧接着我们就要问,它怎样考察你的水平是不是达到了英语国家大学要求的水平呢?2.我的英语现在怎么样?在我看来,什么是语言水平?单词 + 语法• Level1• :视觉角度比较简单,你认识一个单词的拼写,就能读写这个单词;你掌握了组成一个句子• 的所有单词和语法,就能读懂整个句子。听觉角度则复杂很多,抛开口音的影响不谈,要听清一个单• 词,你得掌握音标和单词的发音;而一个句子则包含了连读、重读、弱读还有语气这些因素,听懂就• 没那么容易了。• Level2• :再上一层,视觉上,句子组成段落,段落组成文章;听觉上则是对话和演讲。理解这些需• 要的则是个人的逻辑、推理、组织、论证等一系列能力,甚至要求你感知表达者的立场和态度。• Level2+• :读和听是输入、写和说是输出,输入比输出容易,因为人脑的结构利于记忆检索,不利于• 提取组织,所以口语和写作需要更多的练习。层级越往上,涉及到的能力越多越复杂。而你对自己英语水平的理解,到底深入到了哪个层面?对自己的基础缺乏了解,没有深入全面的分析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注定要消耗大把的时间在无意义的经验借鉴和练习上。

4

攻克托福之术:突破瓶颈的秘诀。这套理论就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se)”,对,很多人已经听说过,但更多的托福小白和钉子户们没有听过,而听过的人也未必都能正确和熟练运用。我总结出其中的关键,并结合备考的实例来说明这套理论该如何运用。刻意练习有三个原则:1.在学习区练习2.大量重复训练3.不断获得反馈1.在学习区练习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任务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在能力范围之内,完成该区域以内的任务得心应手。学习区:稍微超出能力范围,需要额外的努力和练习才可以达到任务要求。恐慌区:远远超出能力范围,对该区域内的任务不知所措。举个栗子,一个四肢健全的右撇子,拿右手刷牙是舒适区,拿左手刷牙就是学习区,用脚刷牙就是恐慌区。在舒适区和恐慌区里,人的能力是无法提升的:前者太过轻松,后者不切实际。刻意练习就是要不断停留在学习区内,用难度稍高的任务不断去挑战自己,迫使自己努力提高不太熟练的能力和技巧。以某培训机构创始人著名言论为例:“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虽然”唯一“二字有待吐槽,但听写这个方法确实被很多人证明有效,为何?因为听是输入,写是输出,输出难度高于输入。对于一篇你刚好能听懂的文章,单纯的听是在舒适区内,但写出来则要求你回忆单词的拼写,并动手写在纸上:这会延缓你的思维速度,同时提高了对记忆力的要求 —— 这就制造了学习区的效果。低分学员们面临的问题往往在于大牛们推荐的资料到了他们的恐慌区:当年一个六级低分飘过的孩子问我:“老师我听了一个月60 second sicence,为啥还是听不懂啊?”,尼玛你能先把六级难度的听力搞定了再说嘛!2.大量重复训练刻意练习中的训练,指的是一段时间内对单项能力的大量反复训练。专业的乒乓球选手,训练的时候,会是一直在打比赛吗?肯定不是,比赛时需要综合运用发球、接球、搓球、攻球、拉球等技巧来得分;训练时这些项都是单独练习的,而且这些单项还能细分,仅以发球来说:正手反手、高抛下蹲、长球短球、上旋下旋等等。每一项都要进行大量的日常练习,练习量大到枯燥乏味。但就是这样长期针对性的大量练习,使得每个动作和意识都内化成了选手的本能。这也是专业选手与业余爱好者之间差距巨大的根本原因。在托福备考里,你也要针对自己的细分弱项,进行密集的训练轰炸:听力听完总是忘记观点?那就每天练10篇,专门练习如何记录观点;长句子读起来总是吃力?那就每天抽三个小时分析并吃透15个长难句;写作论证没说服力?每天找3到5个论点来进行逻辑训练;单词都念不准?孩子你需要回去把基本的音标练上一百遍!3.不断获得反馈在每次训练之后,你得知道现在的水平如何,离设定的目标有多远,你需要这些反馈来诊断并纠正自己的学习。为什么现代体育竞技中,教练如此重要?因为教练不仅能提供科学的方法,还能指出你的不足,告诉你哪些地方需要什么训练才能做得更好。所以为什么自学会比较困难?因为你既要当运动员,又要当教练。口语和写作为什么没有听力和阅读好练?对于听力和阅读,粗放的反馈可以来自于测试的分数,细分的反馈直接来源于你每个句子和单词有没有听明白、每个段落有没有读懂;口语和写作问题在哪儿,自己往往难以拿捏。对于口语,自录自听,并与标准的语音材料进行对比不失为一个办法;对于写作,有条件的可以找高手给你的作品进行批改,没条件的只好自己操刀,比较与优秀作品的差距。总之尽可能的获取练习的精准反馈,训练才会更有针对性,进步才会更快。一些基础比较差的人,自学能力也不好的人,没有足够的洞察力去判断出自身缺陷到底在哪里。你问我这样的人怎么办?要么去找个靠谱的人当你的教练,要么花巨大的力气去摸爬滚打 —— 没办法,即使你知道了正确的道和术,自学这种能力也不可能一夜之间突飞猛进。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