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面——物体收到光源直射而产生的最亮的色调。
灰面——物体在受到测光照射时的色调。画面中除了亮部与明暗交界线这样极致的色调,还有大量的中间调子,它们是构成四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精彩的建筑空间往往来源于丰富的过渡空间处理,素描中灰调子运用的丰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画面的成败。灰调子使画面明暗关系更加有趣,更加细腻。美术高考集训班同学努力尝试表现灰调子的层次变化,准确地表达出它们之间微妙的关系,这对绘画水平的提高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明暗交界线——明暗交界线是指任何光照条件下的物体亮部与暗部的交界处。它往往是画面中颜色最深的调子,同时也是画面色调最为丰富的地方。美术高考集训班初学者需要对明暗交界线有足够的认识和塑造意识。当基本形体确定后,就要随即画出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和形状。这样,在每一轮对画面反复深入的过程中,才能够首先对明暗交界线进行着重表现,并根据其调子的深浅对其它部分进行调整。需要指出的是,明暗交界线并非是一条单薄而没有变化的“黑线”,而是一个色调凝重、对比明快的窄小的“面”。它是对物体几何关系的最直接的表述,同时也是体现物体质量感的关键所在。
反光——物体背光的部分会接受来自周围环境作用的微弱反光。通常由于反光的存在而使物体暗面的色调不再单一。呈现出既立体又生动的视觉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反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色带——即使是存在于同一个面内的反光,也有着或多或少的明暗色度的差别。
投影——光使物体有了自己的影子。投影是物体受到光照后产生的平面虚幻现象,它的透视变化与光源的角度有关。投影非常重要,它能够形成色调虚实上的自然转化,有利于形体透视的表达,也有利于传达画面的空间感。美术高考集训班初学者往往因为投影部分乍看上去很黑,就在画面上用力涂抹。其实,只要田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即使是同一片阴影,其内部的明暗变化与虚实对比也十分明显,而绝非一片漆黑——最深处一般在物体与影子的相交地带。因此,初学者必须有这样的意识:投影有自身丰富的明暗关系与节奏变化。有时,这种变化甚至非常强烈。一般而言,光源与物体距离越近,明暗对比关系就越分明,形体界线也越清晰;光源距离物体渐远,投影便有渐渐洇开的趋势,与周围环境过渡缓和,甚至边界也模糊难辨。
还有一个元素不得不说,那就是高光。高光与亮部同指物体在光照下最明亮的部位。不同的是因物体间质地与肌理的差异,绘画中将其分为对光线具有反射作用和无反射作用两大类。前者的最亮部位被称作高光,而后者则叫做亮部。高光存在于对光线具有强烈反射作用的物体表面。画面中高光的产生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画面的自然“留白”,即在作画的过程中空出高光的部分不画,让它“亮”起来;二是使用橡皮,有技巧地把高光“原”出来。回面中呈现的高光,能够与周围的色调形成非常鲜明的节奏变化。
以上就是北京画室小编老师给大家分享的美术生素描学习中明暗关系的把握方法和技巧,小编老师也会为大家持续的更新,希望大家看完后能有所收获。在美术高考培训班学到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