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小排开:江—》河—》湖—》水塘—》稻田
水生寄生虫:红娘华、水螳螂、蛋白虫、牛脾、龙蚤、划蝽、水蝎子、钩虫、水蚤、孑孓、田鳖等
水生虫卵主要:福寿螺虫卵
常见稻田害虫:福寿螺、水蛭、孑孓、水虿、蠼螋、笄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中华稻蝗
实体图均来自网络
福寿螺(又称: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我国,适应性强,繁殖迅速,由于没有天敌威胁迅速繁殖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食性杂,可啃食粗糙的水生植物及食用性蔬菜包括莲藕、芋头等,还能刮食藻类,其排泄物能污染水体。其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明显超过其食用价值。除威胁入侵地的水生贝类、水生植物和破坏食物链构成外,福寿螺也是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福寿螺虫卵孵化后稍大些即开始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其植物幼嫩部分;福寿螺幼虫是新的有害生物,水稻插秧后至晒田前是主要受害期,咬剪水稻主蘖(niè:新芽)及有效分蘖(niè:新芽),导致稻穗减少而造成减产。
防止:家里的做法主要是在季节收个水稻后,将田土翻个面烧再将稻杆烧掉留着灰,放掉田中的水等到季节来时将田中的草去掉晒干在烧掉留灰,将留下的灰铺在田里在将田翻一面(翻土),这主要是起养土肥也起着消灭虫卵的作用,也要经常将自家养殖的鸭放到田里,鸭会吃福寿螺或者养鱼,鱼主要吃幼虫,最主要的做法就是人工捕捉福寿螺,福寿螺可使用也可作肥料。
稻飞虱名称:稻虱又称蠓虫子,稻田中水稻的主要害虫。稻飞虱种类很多但在北方稻区造成水稻损失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三种,南方主要是稻飞虱比较常见。
稻飞虱卵:长0.8~1厘米,长椭圆形,稍弯曲,一端稍大。卵块中卵粒呈单行排列,卵帽不外露,外表仅见褐色条状产卵痕。幼虫:体淡灰褐色,背有淡灰色云状斑,共5龄。1龄体长1厘米左右,末龄体长月2.9厘米,3龄见翅芽。从3龄腹部第3、4节背面各有1对乳白色近三角形斑纹。若虫落水其后足伸展成一直线。
危害:成虫、幼虫刺吸危害:田间受害稻丛常由点到片开始,远望田间稻株比正常稻株黄矮,俗称“冒。稻飞虱:雌虫产卵为害,排泄物常招致霉菌滋生,影响稻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传播植物病毒病。防止:利用自然天敌,如如黑肩绿盲蝽、蜘蛛类等,家里养殖的鸡和鸭也是不错的选择。药物治疗:看图所示
水蛭:俗名蚂蟥。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南方比较常见。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
场所:稻田、沟渠、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均为水蛭的生活场所,行动非常敏捷,会波浪式游也能作尺蠖式移行。每到春暖即行活跃,6~10月均为其产卵期,到冬季往往蛰伏在近岸湿泥中,不食不动,生存能力强。习性:水蛭嗜吸血液属冷血环节动物,在中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生长适温为10-40℃,北方地区低于3℃时在泥土中进入蛰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于8℃左右出蜇活动。水蛭为杂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
危害:主要寄生在水中浮游生物、昆虫、家禽、软体动物身体吸食血液,
防止:人为捕捉有经济价值作用,天敌:主要天敌有鹤类、龙虾、黄鳝等。
这些就是小编介绍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