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霉干菜 霉干莱是绍兴一种价廉物美的传统副食品,上口回味悠长,据《越游便览》一书记载,“干菜绍兴民间十九自制”。至今城乡家庭腌晒干菜的习惯还极为普遍,连许多迁居海外的侨胞主妇也乐于自制。绍兴霉干莱分为白菜干、油菜干和芥菜干三种,味道鲜美要数芥菜干。
绍兴腐乳 绍兴腐乳,当地人叫“霉豆腐”,又有“素扎肉”的雅称。其品种有红、白、青三档。块块正方见角,质地松酥细腻,味道咸鲜适口,是价廉物美的佐餐佳品。
绍兴茴香豆 茴香豆是绍兴几乎所有酒店四季常备的一种下酒物。用干蚕豆(当地人叫罗汉豆)泡浸后沥干,与茴香、桂皮、食盐和食用山萘入锅,放上适量的水,用文火慢煮,使调味品汁从表皮至豆肉吸收,待水分基本煮干后,离揭锅冷却,即成茴香豆。这种茴香豆呈青黄色。表皮起皱,豆肉韧软耐嚼,清香味甘。由于鲁迅先生在《孔乙已》中写到过茴香豆,因而随小说的传播而蜚声国内外。现在,这种传统食品已成了旅游者的“纪念品”。
绍兴麻鸭 绍兴麻鸭,毛色与众不同,白灰色的鸭毛上,带有褐色麻点,故而得名。“种稻酿酒,酒糟养鸭”,是绍兴人的传统习惯。
松厦霉千张 松厦霉千张,是上虞县的著名特产.霉千张具有鲜洁、清香、素淡等特点,为豆制品中的佳品。制作霉千张的过程比较简单:把千张选齐切成长方形的块块,放置在比较暖热的地方,一般三五天即可成为清香可口的霉千张。如果想要保存一段时间,可放入食盐中,几个月也不会走味。
上虞水晶杨梅 据载,上虞县培植杨梅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唐朝诗人赞曰:“稽山杨梅世无双,深知风味胜他乡。”上虞县横塘乡的水晶杨梅则是浙江省的名品之—。
绍兴老酒 绍兴酿酒已有2500年的历史。据《吕氏春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能酿造精良美酒了。 投醪河”的故事便是一个佐证。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亲征伐吴,师行之日,将越国父老送来的美酒投入河中,与士卒共饮,将士们深感恩德,无不用命。终于大破吴军。至今,绍兴城南犹存的“投醪河”便名出于此。
绍兴香糕 绍兴香糕是清朝皇宫的八大贡品之一,早有“进京香糕”之美誉。
越窑青瓷 绍兴的陶瓷工业源远流长,“越瓷”名扬四海。绍兴、上虞一带是中国越瓷的发源地。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有“龙窑”数百座,烧出的产品有釉陶和印纹陶,这便是“越瓷”前身,越瓷始于汉,盛于唐,特别在唐朝的中后期,瓷器烧制的技艺已达到了纯熟的程度。
会稽越砚 会稽山区平水一带,有一种绚丽多彩的奇石。其石纹有似“虎纹”,也有隐现青色、绿色花纹的青衣、蕉叶,又有中镶玉色条纹的玉带,还有呈现紫红色花斑的“紫袍”和“美人红”。用这类石料制成的砚台称“会稽越砚”。
绍兴乌毡帽 戴乌毡帽是绍兴人的一个鲜明标志。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曾出现过许多头戴乌毡帽的农民形象。上海怡丰旅行社介绍形如三大碗,里外乌黑,毛毡厚实;贴切硬梆的绍兴乌毡帽,早在清朝已很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