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53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主题酒店设计与生态有约

2002年柏林世界主题酒店设计师大会以“资源与设计”为主题,反映了新千年设计师对资源的深刻认识和关注,并明确赋予了其社会和职业责任。“设计师应像政治家一样,有责任推动社会的整合,唤起民众的生态意识。” 随着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中国已经相继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多款国际环境公约,标志着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已经正式提上了中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中国作为缔约国,减排温室气体任务将日益加大。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初衷更使得生态意识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消耗能源占社会总能耗近40%、温室气体排放量占社会总排放量近1/3的主题酒店设计业首当其冲,其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方法/步骤

在当前混沌无序的后现代浪潮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主题酒店设计创作不免留下了“新瓶装旧酒”的遗憾。明星设计师个人英雄式的哲学与美学思维缺乏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联,而那种有悖于时代道德的奢靡理念更不值一提。传统实用理性的泛滥导致了“什么都不信者什么都敢做”的结果,“现代化”成了最美丽的借口,在这些设计师眼中,似乎迫在眉睫的能源环境问题与之无关,设计师职业道德对其是不折不扣的谎言。生态时代设计师再采取得过且过的“鸵鸟态度”对残酷的现实而言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主题酒店设计是时代的完全形态化。在经历了实用设计、艺术建设计、空间设计的价值观念变迁后,设计的发展面临着潜在的危机而需要新的引擎——新的设计并不只是新的风格或新的形式,而且更是指新的内容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设计奉为一圭臬的“实用、坚固、美观”设计原则附加“生态”这一前提已成为客观需要。而生态设计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设计系统中的代言人,能超越所有的设计形式、风格和流派,担负起设计的文化救赎和发展的重任。主题酒店设计的四种文化划分法将生态文化列为“朝向全球综合的更为积极的进化”,它以区域和国际文化作为补充,走向文化多样。此文化的建成表现是,建成形式是当地文化和材料相结合,吸收了适应当地设计的引进技术。生态与设计的互动整合,使双方都摆脱了各自尴尬的处境:对设计而言,生态是其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对生态而言,设计使其从虚无的概念走向具体的实在。二者的联姻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