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41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琴屿飘灯,齐鲁行之胶州湾小青岛

小青岛原名青岛,青岛市今天的名字便得名于此,它位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内,岛子小巧如螺,山岩峻秀,林木蓊倩,因此得名为小青岛。清乾隆十六年《灵山卫志》载:“小青岛在滩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淮子口即胶洲湾内入海口一段水域的称谓。小青岛又名“琴岛”,因该岛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
工具/原料
1

相机

2

手机,防风衣

方法/步骤
1

1898年,德国租占胶州后,于1900年德国人在此岛上建起灯塔。 通体用白色大理石构筑,分上下两层,塔顶部装有水晶棱镜镶成的反射镜,并以牛眼形旋转式造镜电力发光。为来往船只导航。每当夜幕低垂,灯影波光形成青岛—景—“琴屿飘灯”。

2

作为地标的小青岛灯塔,位于青岛湾内小青岛的最高处,清光绪二十六年为德国人修建,是船只进出胶州湾、青岛湾的重要航标。德国强占胶澳后,将胶澳租地内新市区定为青岛,这海中孤屿被德人称其为“阿克那岛”,派兵驻守。传说,很早以前,有位弹琴的仙女爱上一个打鱼的小伙子。她悄悄地来到人间,与小伙子结为夫妻。每当丈夫出海,她就坐在小岛上弹琴,用用琴声为爱人导航。玉皇大帝得知后欲捉琴女回去,琴女对爱情至死不渝,徇情在小岛上,那琴声至今仍萦绕在小岛周围。古老的神话故事凄美动听,感动着一代代艺术家,为纪念琴女,他们发挥想象力专门制做了琴女雕塑,线条流畅,形象逼真。

注意事项
1

注意落水

2

注意保暖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