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的地势为北部海拔较高,由北向中部和西部逐渐降低,东南沿海地区和胶州湾沿岸地区地势较低,青岛北部及东南部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崂山山地就在此,该山脉越胶州湾伸向胶州、胶南境内,崂山是道教名山,崂顶为全山最高处,海拔1133米,也是青岛市最高的山峰,在全省居第二高度,仅次于泰山顶峰(1524米),是我国沿海诸山中最高的山峰。
在八大关看万国建筑博览,感受洋派旧居 八大关虽然紧邻闹市,却又是闹中取静。第一次到青岛的人,最先去的地方一定是八大关。弯延而整洁的街道两旁,布满了欧洲或国风情的建筑,而每一栋别致的建筑中,又藏匿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往事——名人故居更是不胜枚举。这里不但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很多本地青年人也喜欢把这里当做婚纱照的必选之地。八大关的妙处,不仅是那些别有异国风情的建筑分布于其中,静谧如歌的小路会带你在蜿蜒曲回中忘记尘世与喧嚣。这里在冬秋两季更是别有一翻韵味。八大关从某种程度上讲,代表着青岛的历史与文化,东西方的相互融合,西式建筑中是传统的东方生活。每逢春节,一些仍有住户的小洋楼外会贴上春联,挂上红灯笼,三五成群的小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着鞭炮,邻居们站在院子里大声的聊着家常——很多外国游客对此也是唏嘘不已,同时又无限向往。八大关是洋气的,同时,又有着青岛独特的东方气质,来青岛,当然不能不到八大关逛上一逛。八大关里最有名的建筑——花石楼,蒋介石旧居花石楼是八大关景区最有名的建筑之一,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典型的欧洲歌特式建筑。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由于楼内由大理石贴墙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楼”。庭园内花木繁茂,石阶布局规整,是青岛最具特色的著名建筑。而这座楼的出名,还因为这里曾是蒋介石在青岛的旧居。楼内至今仍维持着部分原貌,家具及室内装饰都还是原来模样,彩色的贴花玻璃虽然年久有点退色,不禁让人能想像出当年盛况繁华的景像,但转眼间,沧桑变幻,物是人非,多少繁华已成烟了。
盛夏,与万人同海第一浴 青岛被很多北方人当成了最佳的盛夏旅游圣地,海鲜,啤酒,更不能落下的是海浪、沙滩、比基尼。青岛的海滨浴场有很多,但是一定要去一次海滨第一浴场,感受一下青岛的火热夏天。几万人共游大海的场面,单是想想都觉得火爆,但是在第一浴场,你便完全可以亲眼目睹。可能第一浴是青岛最大的一个海滨浴场,也因地理位置的优越,每年夏天都会及引大批的观光客前往。而很多当地人也因为喜欢热闹,而每天专门来此洗洗海澡,秀秀漂亮的肤色。曾经亲眼看到海滩上五六个肌肉结实,肤色黝黑的帅哥在打排球,引得无数女孩子驻足观望,还不时为他们打出来的好球欢呼雀跃。想感受一下青岛的热烈火辣吗?那一定要在盛夏的时候去第一海水浴场,与万人同游一次大海。
漫步海边步行道,把青岛的海景看个遍 青岛的海滨步行道,可以说是国内最长的一条海滨步行道了。从青岛最西边的团岛环路一直修到了最东边的石老人公园,全长36.9公里,想要从头到尾走上一遍,恐怕也要走上几天了。步行道大部分是用木材和天然石材铺设的,还结合了自然风景和海岸边特有野趣,修建了很多小景观。沿途还有很多餐厅和冷饮摊子,走累了可以随时坐在路边的椅子上或是凉亭里,边吹着海风,边欣赏无处不在的美景。 推荐大家走一走太平弯观景区,从花石楼开始沿步行道向西走,经过第二海水浴场、第一海水浴场、海产博物馆、鲁迅公园,直到海军博物馆,如果还有体力,就一定要去小青岛上看看。这一路下来,基本上就算是把青岛几个比较重要景观都尽收眼底了,汇泉广场、汇泉角、小鱼山、观象山、太平山远景都在这一线的沿途。 如果喜欢看海浪翻滚,努涛拍岸,就一定要选个有风的日子,走一走五四广场到第三海水浴场的那一段,保证让你过足了看海的瘾!
热辣与清凉的激情碰撞——青岛国际啤酒节 当“夏天”和“青岛”两个词同时出现时,所有人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是青岛每年一度,盛大而热闹的国际啤酒节了。作为拥有世界名牌“青岛啤酒”的城市,这里的国际啤酒节当然是全国,乃至全亚洲最棒的啤酒盛会。偌大的啤城里,挤满了从各地来的爱酒之人,聚在这里尽情的狂欢。有大长知识的品酒大赛,也有酣畅淋漓的喝啤酒比赛,还有来自德国的啤酒女郎为客人们奉上的精彩表演。仲夏的青岛就是这一年一度的盛会中,把她全部的热情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并且邀请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与其共同把热潮掀得一浪再高过一浪!
漫步西部老城区,品味青岛的前世今生 青岛的老街大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德国殖民者的进驻而逐渐形成的,虽然都是老街区,都是些欧式建筑,可细分起来每个小区域又都有所不同。 青岛美术馆所在的大学路一带,路两帝有高大的法国梧树,气势恢弘,映衬带有欧式及阿拉件式风格的美术馆建筑,颇有些怀旧的味道。而而相隔不远的恒山路、鱼山路、福山路一带,则又是另一个风格——沿着窄窄的小路向山上走去,有些破旧的街道,却仍散发着青岛所有独有的风格,而猛然一回头,或许你就与某位名人的旧居擦肩而过了。似是繁华不在,然而这里却仍有着青岛老居民们的平实生活,从半掩的窗户里飘出些许闲散的声音。或许你想再多深入些青岛人的生活,那就去金口一路吧。那边的房子小巧可爱,大多是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街道上的色调明显要轻快得多了。这里房子可能是因为人气比较旺,修葺得也比较整齐,常常以为某幢漂亮的建筑是什么特别的地方,细细观察之下才知道,只不过是家平常百姓。因为这里依着山势,所以街道上有很多高高的台阶,对于生活在平原的人们来说,走在这里着实是有些费力的。也可能就是最真实的青岛吧,必须要慢慢的体会,花些时间,费些力气,才能看到她最具韵味的独特之处。
站在崂山顶上远望海天一色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有人说,去青岛不去崂山走上一回,就不算到过青岛。不仅要看山之秀美,更要体会水之柔情,领略海之壮阔。当你漫步在崂山的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绿树遮荫,让人恍然有种脱离凡世,在仙境中畅游的错觉。崂山的山海奇观必然要看,而此山的做为道教名山的另人文景观恋不得不看,话说在宋末元初时,崂山曾是全真教汇集教众最多的地方,在道教极盛的时期,整座山上有近百处道场庙宇,号称“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也不可忽略。直至今日,崂山仍为道教的圣地。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蒲松龄笔下的奇幻故事和众多文人骚客的题字留念也为崂山凭添了许多的神秘感和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