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68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夏季养生先养骨

身子骨硬朗究竟意味着什么?健硕、硬朗、灵活。“身子骨”道出了一个人体生理的秘密:身体健康,落点在“骨”上。防病祛病,最关键的切入点,在于“养骨”。
方法/步骤
1

第一,要注意饮食补钙。多喝骨头汤和虾皮冬瓜汤,多吃富含钙质的深绿色蔬菜,这样可以在活性维生素D充足的情况下,促进钙质的吸收;中老年人可常吃一些蹄筋和肉皮,摄入一些胶原蛋白,从而增加骨骼的韧性。

2

第二,要注意增加户外活动。运动可以促进骨骼对钙质的吸收,增加骨骼的弹性和韧性。最好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应选在每天的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的4点以后,以防中暑。而且活动时应穿半袖衫和短裤,让阳光直射关节部位。

3

第三,适当做灸疗。适当地做泥灸、艾灸。夏季是排寒化湿最好的季节,泥灸、艾灸养阳,可袪除体内以前堆积的寒湿,让冬季易发作的风湿骨痛减轻或消失不见。

4

第四,不吃或少吃导致骨骼钙流失的食物。夏天是饮用啤酒的“黄金季节”,但是过量饮酒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它们会抑制骨生长因子,加快骨中钙的丢失。此外,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和咖啡,也会导致人体骨骼钙的流失。

5

第五,养骨的重点在于养护督脉。脊椎是人体督脉循行区域,是人的活力的中心,督脉统领一身之阳气。阳气弱则脊柱不立、脊柱弯曲、错位,易导致阳气上行不畅,造成腰酸软、背无力、颈酸痛、脑缺氧、记忆力减退症状等。所以,夏季需要多通一通督脉。

注意事项

全身骨骼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完美结构,牵一“骨”而动全身,所以养骨要有全局观念,从头到脚都要在平日里悉心养护,生病时也要循着全身骨骼的线索寻找病源。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是养生大忌,更是养骨的误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