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网络低价配件为啥不能买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消费者维权风暴又称为了生活中的热点。年年都过315,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不再过315这个节日?在这个打假的重要时刻,作为一名数码配件编辑,也有一些想说的话。 3·15来临,各行各业都在打假,数码配件市场也需要维权。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人们对保护套、手机贴膜、数据线等功能的认知,人们对配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中国市场一向缺乏监管,好产品坏产品形态各样鱼龙混杂,很多不良奸商在利益的驱动下,也将黑手伸向了配件市场。 网络低价配件为啥不能买 贪便宜反吃亏 这几年“网购”已然成为一个新的流行语汇,网购给人带来了方便的同时,网购诈骗也让人防不胜防。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各种低价噱头营销比比皆是,几元的贴膜、手机壳比比皆是。对于购买数码配件这类产品,很多的消费者认为这种东西不值一提,看到低价的手机配件完全把持不住,会在网上随便买个低价格的配件使用。但是这种几元钱的配件真的可以放心使用吗? 第2页:保护套-当心原材料有毒 保护套-当心原材料有毒 保护套/保护壳,本是手机最为亲密的伙伴,本是使用者最经常接触的物品。但这些形态各异、看上去非常精美的保护套背后,你可知道,他们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低价格,看起来非常诱人,而且成交量非常可观 世上本身没有十全十美的保护套/保护壳,但是假如制造这些保护套产品的原材料本身就属于次品呢?那无异于雪上加霜。很多保护壳使用的塑胶套,“塑胶”范畴的保护套,其原材料有PP料,PC料,TPU,硅胶等几种比较常见的。原材料还有分再生料与原生料,原生料就是直接在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再生料就是工业上回收用完的原料通过某种加工再次使用的原料就叫再生料。 用再生料制作保护壳对于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再生料成本要比原生料成本低很多,几乎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所以许多利益熏心的商家会采用有毒再生料来制作保护壳,但再生料的保护壳不仅易断裂,使得手机变旧变黄,而且一般再生料里面会含有很多杂质,发出对刺鼻的味道,这种气味可能会对人体有害。同时TPU材质的保护套本身使用寿命不长,用三四个月以后或许就会发黄。 使用有毒再生料制作的保护壳容易使手机发黄 外表光鲜亮丽的廉价保护壳有很多都是在垃圾堆中那些破塑料瓶和一些工业生产的垃圾废料进行加工而成的,这些有毒的再生料/劣质料制成的保护壳,长期使用将对用户健康产生影响,如果孩子将有毒的保护壳吸在嘴里,那就不妙了。 劣质保护壳容断裂 用不了多久就报废 以某正品iPhone 4保护壳为例,它采用的是TPU原生料,无任何不良气味,持久耐用。同样的某山寨手机保护壳也是用TPU制作,但使用一段时间已经变黄了,气味也较重。 买回来先闻一闻有无刺鼻味道,确保产品无毒无害 可能我们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保护套的时候无法从原材料来判断它是无毒原生的还是有毒再生的,但是我们可以从细节设计以及做工上来判断。比如,买回来先闻一闻有无刺鼻味道,确保产品无毒无害,有味的这种保护套可能含有甲醛。因为甲醛料结实,甲醛料做出来的产品结实耐用。 其次,我们可以观察保护套的颜色和细节。那种非常鲜艳的保护套最好不好购买,比如大红、玫红、姜黄等等,通常,厂商决定好原材料后,需要开发一套模具,所谓模具就是做出保护外套的形状。然后用注塑机将pvc、pp等原料注到模具里,冷却之后一个就得到了一个保护壳。但这样出来的壳是透明的,因为原料本身就是没有颜色。所以,要在注塑之前先进行调色。这个调色的过程非常有讲究,配方不同出来的颜色都不一样。山寨厂商可以复制正品的外观,但无法复制调色配方,因而只能想着法子自己弄配方,去无限接近正品的颜色,但永远达不到。 第3页:以假乱真的皮套猫腻 以假乱真的皮套猫腻 前面我们讲的是塑料类的保护套,有人说,我不喜欢塑料的保护壳,我不买就是了,我买真皮的保护套总可以吧。诚然,皮质保护套作为一种品位和高端保护套的象征,在白领和商务人士中间很受欢迎,正规品牌的真皮保护套通常价格是一百多元,但是在网络上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标榜着真皮材质的保护套价格只有十几元,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呢? 真皮的保护套只买十几元真的可信吗 皮质保护套有真皮和人造皮之分,真皮又有头层牛皮、二层牛皮之分,在我们购买的时候,避免上当受骗就要分清皮质的特征。头层皮:由各种动物的原皮直接加工而成,或对较厚皮层的牛、猪、马等动物皮脱毛后横切成上下两层,纤维组织严密的上层部分则加工成各种头层皮。头层皮是带有粒面的,皮面有自然的疤痕和血筋痕等,偶尔还有加工过程中的刀伤以及利用率极低的肚腩部位,进口头层皮还有编号烙印。 真皮也有头层牛皮和二层牛皮之分 头层牛皮保护套 二层皮:是使用牛皮的边角料打碎后加入聚乙烯材料重新贴合,然后在表面进行化学材料喷涂或覆上 PVC 、 PU 薄膜制作而成,它仍然保持牛皮的特性,但耐穿性及强度则不如头层牛皮。由头层牛皮加工制作的包包和二层牛皮制作成的包包在质量和价格上都悬殊很多,头层牛皮的虽然赶不上那些鳄鱼皮、鸵鸟皮的,但也算可以的,属于中高档品。天气寒冷的时候,非全头层牛皮的产品会发硬发脆开裂;天气热的时候,非全头层牛皮的的产品又很容易积蓄空气,引起覆膜软化起泡。用起来不舒服也减低了产品的寿命。 头层皮确实是比二层皮好许多,纤维更加细密、紧致,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更为耐用、透气、舒适。 从上至下头层牛皮、二层牛皮、人造皮横截面 人造革:人造革是皮质面料的代用品,它是用PVC加增塑剂和其他的助剂压延复合在布上制成。也就是说,它与头层皮和二层皮完全不同,其本身就不是皮质。其优点是价格便宜、色彩丰富、花纹繁多,缺点是容易变硬、变脆。上面所说的二层PU皮是用于代替PVC人造革,它的价格比PVC人造革要高。从化学结构来说,它更接近皮质面料,它不用增塑剂来达到柔软的性质,所以他不会变硬、变脆,同时具有色彩丰富、花纹繁多的优点,价格又比皮质面料便宜,所以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一些不法商家将人造皮代替真皮,将二层牛皮冒充头层牛皮的来降低价格的做法很普遍,劣质的皮料有什么危害呢?首先是影响身心健康。劣质的皮料和皮革在加工过程中掺和了大量的溶剂和涂料,虽然经过处理,仍然会残留大量的化学物质,以致产生难闻甚至刺鼻的气味。这些味道人体长期吸入过量,会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一定的影响。其次,劣质的皮料在加工的过程中存在粗糙或者偷工减料的嫌疑,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磨损、断裂,影响美观。 那么如何来鉴定真皮呢?首先就是价格上,正规的品牌真皮手机套价格多在百元左右,价格较低的还宣传是真皮保护套的就很可以了,下面是比较普遍认可的鉴别真皮的方法: 手摸 1.手摸:即用手触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软、丰满、弹性的感觉就是真皮;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发涩、死板、柔软性差,用手指按压革面,没有明显的毛孔皱纹。如按压后有皱纹,也不会明显自然消失,就是真皮。 2.眼看:真皮革面有较清晰的毛孔、花纹,黄牛皮有较匀称的细毛孔,牦牛皮有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鱼鳞状的毛孔。革面无毛孔,这是鉴别皮革真假的重要特征。 3.嗅味:凡是真皮都有皮革的气味;而人造革都具有刺激性较强的塑料气味。 4.点燃:从真皮革和人造革背面撕下一点纤维,点燃后,凡发出刺鼻的气味,结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凡是发出毛发气味,不结硬疙瘩的是真皮。剪下边角燃烧,有味,但非毛发的焦臭味。 5.吸水鉴别:真皮表面的吸水性较好,而假皮与之相反,有较好的抗水性。可用手指蘸些水,抹在服装表面上,观察其吸水性,如吸水性好的,为真皮,吸水性差或根本不吸水的,多数为假皮。 不法商人为了赚钱真的是什么招都想得出来,大家去购买了皮革产品之后通过“望”、“闻”、“问”、“切”去甄别自己购买的皮革是否是天然真皮革,如果发现不对,最好还是及时的申请退货、退款。 第4页:劣质贴膜有啥危害? 劣质贴膜有啥危害? 很多人都认为手机膜只是一个“小配件”,用户在手机膜选择上并没有品牌观念,导致当前的手机膜市场还处于无品牌、不透明的混乱状态。 透光率不高的贴膜会影响视力 选择手机贴膜,透光性应该是最先考虑的因素。再好的贴膜透光率也不能完全达到100%。目前透光率最高的是光学玻璃,其透光率也仅为97%左右,而PET材质的贴膜,透光性一般能够达90%,一些高清贴膜透光度可以达到95%。既然手机贴膜达不到100%,那么一定会降低手机屏幕显示效果,进而影响视力。 钥匙划后效果对比 硬度不高的贴膜出现刮痕会引起视觉疲劳 几块钱的PET贴膜出现非常明显划痕 会引起视觉疲劳 市面上最为常见的就是普通的PET贴膜,这种贴膜虽然能够给手机提供一层保护,但是它们本身的硬度只有3-4H,这个硬度的贴膜很容易就会出现刮痕,影响美观性寿命也很短,贴膜若长期不更换,杂乱无章的划痕让手机屏幕显示看起来更费力,会让眼睛的睫状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就容易出现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症状。 购买贴膜认准正规的贴膜品牌,最好选择透光率好的 透光率较高的贴膜时ARM材质和玻璃材质贴膜,钢化玻璃贴膜的透光率能够达到95%以上,硬度也能够达到8-9H,无论是小刀、钥匙还是尖锐物,都不会对玻璃膜造成刮痕,但是价格也比一般的贴膜贵。现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屏幕的材质已经足够耐磨,普通的贴膜是没有必要使用的,只有硬度较高的玻璃贴膜还可以使用。 保护视力,远离低价劣质贴膜 如果非要贴膜,还是要认准正规的电商网站或者品牌的官方旗舰店购买,如果购买了几元钱的劣质贴膜,还不如不贴膜,劣质的手机贴膜容易使手机屏幕的光线发生折射,尤其是在户外时,屏幕照明不足,更难清晰地看清字体,于是,睫状肌便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晶状体持续保持较大的凸度,眼睛很容易因为调节过度而疲惫,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或者加重近视。 第5页:低价大容量移动电源有蹊跷 低价大容量移动电源有蹊跷 移动电源可以为我们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提供一定的电力支持,延长了各类数码设备的续航时间。对于网购一族来说,在挑选移动电源时往往首先看重的是容量和价格两个因素,一些消费者为了贪便宜甚至愿意花几十元去购买那些号称有着上万毫安时甚至更高容量的产品。那么目前市面上所售的这些大容量低价格的移动电源是否靠谱呢? 50万毫安的移动电源只买几十元,给跪了! 纵观当前用户的购买习惯,还是喜欢在某宝购买移动电源,网上随便一搜,目前竟有标称20000毫安时、50000万毫安时的移动电源售价仅几十块钱,让就难免让人产生怀疑,难道移动电源成本真的那么低吗? 价格确实是移动电源最被关注的方面之一。大家都知道移动电源是一个简单的配件产品,外壳,电芯,电路板三部分就能组装成一个移动电源。因此,这个产品的成本组成应该简单一些,成本透明度更高。所以,消费者就会在购买的时候认为这么简单的东西,成本肯定很便宜;另外一部分消费者认为,更贵的移动电源,在简单技术的条件下,肯定质量更好。 劣质电芯内部电芯及电路板 电芯上没有任何标识 好的电芯什么样?三星第二代原厂电芯 很多人都知道,电芯是有成本的,而且是主要成本。现在较为一般的电芯,1000mAh的成本在5元左右,因此10000mAh移动电源的电芯成本就有50元,加上研发,电路板,外壳等成本,10000mAh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成本怎么也有70元。即便是大厂有上游有时,或者淘牌有人员和店面成本优势,那门60元也快到极限了。 很多低价大容量的移动电源皆是采用了二手国产电芯,并且内部电路板没有设计任何安全保护设施,且不管它是否能达到20000毫安的容量,首先安全问题就摆在我们的眼前,这样的移动电源你真的敢买敢用吗?切勿贪小便宜购买这些劣质移动电源产品,如果真带来安全问题那真是得不偿失的。 在网购移动电源时,给大家一些建议: ★不购买那些价格非常低廉,同时宣称有着超大容量的产品 ★查看产品的外包装,是否有厂商专用的封口贴,内部保修卡、说明书或合格证是否齐全 ★产品包装和铭牌上是否有明确的品牌和型号 ★如有条件,通过上网搜索该品牌及型号,查看网友使用感受或评测文章 ★购买时多对比同级别容量移动电源的价格,做到心中有数 第6页:数据线和充电线大有玄机 数据线和充电线大有玄机 由于苹果原装的Lightning数据线售价较高,这使得不少用户不得不转而选择更便宜的山寨数据线或者第三方数据线。虽然苹果官方一再强调使用非官方的配件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害,但依然有不少用户为了节省费用去网上购买山寨数据线,毕竟它实在是比正品便宜太多了。 苹果在今年推出的Lightning闪电接口出加入了一块认证芯片,使得第三方厂商无法任意制造苹果配件,只有和苹果达成合作协议苹果才会提供官方认证。 现有很多配件厂商在生产Lightning闪电接口数据线,这些Lightning数据线的传输速度和充电时间和苹果原装Lightning数据线并无差别,但我们也一定要注意,充电线和数据线还是有些区别的,数据线可以充当充电线,充电线不一定能当数据线 ,当然价格也是有区别的。很多时候我们花低价钱买了一根数据线回去发现它只能充电,无法传输数据。 Lightning数据线内部暗藏的芯片位于USB V+(理应是Data+)和Lightning供电触点之间,如果没有它的认证,当传输线插入iPhone 5、iPod时,电流将无法通过。USB接口有4Pin,数据(D)、供电(V)各两根,Lightning接口有双面,单面有8Pin,占用其中4个Pin就可以满足需求,另外一面的 8Pin使用连线再复制一面即可。D+、D-和V-都是确定的Pin,1、8对应V-,2、2、7、7对应D+,3、3、6、6对应D-,但 V+则是由内置芯片来自动调整位置,可以连接到空余的任何一个Pin。 很多山寨数据线只能充电,不能用作传输数据 相信许多朋友看完后都会担心山寨数据线出现接触不良、易损坏的问题。坏了一根线还好,要是连累到“价值连城”的iPhone 5s一块受损伤就得不偿失了。如果你觉得正品太贵山寨又不放心的话,那不妨把希望寄托在第三方厂商身上,或许那才是我们消费者的最佳选择。持续对新款Lightning数据线进行严格把控,并强化了早前生产30-pin数据线的配件制造商必须遵守的Made For iPad/iPhone/iPod (MFi) 项目政策,所以第三方的Lightning数据线是可以放心购买的。 总结 现在网络发达了,通过网购和一些广告,我们很容易受到低价格的诱惑,而买到假货,有时候看似我们用低廉的价格购买的商品是占了便宜,但是买到有害的配件或者劣质的配件,反而是在吃亏。作为我们购买手机配件的朋友来说,同样也需要购买正品产品。即使不 购买原装的配件,也要注意购买知名的第三方配件厂商出品的产品。
上一篇:简笔画-足球的简笔画如何画
下一篇:小型航模电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