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俗文化园是现任武警海南总队总队长贺恒德将军率全家人筹资百万余元,并在多方亲朋好友及众乡邻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村内废旧坑塘改建而成的。民俗园始建于2004年秋,2006年春初步竣工,占地30余亩,内有科技园、阅报栏、图书室。整个园区共有公共娱乐场所、天工开物馆和集贤堂3大部分及12个景点组成。彩砖广场、贺庄大戏楼、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以及多种健身器材可供游客健身、观赏、阅读、休闲、娱乐,也为附近村民在耕地劳作之余,提供了读书看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园内的大石上,铭刻着贺恒德将军建园的宗旨:大贺庄村乡土淳厚,民风质朴,父母虽目不识丁却忠厚通达,受益匪浅。1964年从戎,几经磨砺,终由士卒成将军。今身在天涯,情系故土,遂决意在解甲之前,动员家人亲朋捐赠,依托乡亲故土,广寻中原农具及生活用品,聚于一处,名曰“中原民俗文化园”,其意有三:保护民俗文化遗产,供后人阅览中华民族生产力和中原文明之发展历程,为乡亲公益谋长久之祉。
工具/原料
1
自驾游
2
汽车
3
郸城到王拱公交
方法/步骤
1
中原民俗园大门 该园位于郸城县丁村乡大贺庄村,占地70余亩,始建于2004年秋,2006年春初步竣工,共投资1000多万元,是贺恒德先生怀着浓浓的思乡情和对故乡农耕文化的眷恋,利用村边废旧坑塘和闲置土地修建的。民俗园的天工开物馆存放着上千件中原农民使用过的农耕具及生活用品,可谓是中原民俗大全,我国第一代半机械化农具双轮双铧犁、古人出行乘坐的小轿、纺织用的老织布机,甚至以前富有人家用于消防的盛水铁器,在民俗园里都能见到。它成为保护民俗文化遗产,供后人阅览中华民族生产力和中原文明发展历程的特色平台。
2
高大巍峨的门楼、青灰古朴的围墙、高低错落的院落,还有曲径、流水、小亭……共同把中原民俗文化园点缀得幽雅别致
3
象石生辉、拱桥倒影
4
石磨山是中原民俗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小路、墙上……处处都是石磨,尤其是园内的磨盘山和数千平方米的石磨广场蔚为壮观,映衬出中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贺恒德对石磨情有独钟,3年来,几乎收尽了河南、安徽的石磨,并将在以后“收尽天下石磨”,构筑一个更大的人间奇迹。贺先生说:“石磨不仅是中原民俗文化的象征,更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如今,它虽然退出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可它不该被遗弃,也不该被遗忘。”
5
郸城中原民俗园共收藏石磨39052块,是世界上收藏石磨最多的地方。7月10日,该园收藏的石磨数量通过了世界吉尼斯认证官吴晓红的认证。
6
贺庄大戏楼
7
数千年前的土犁土耙、纺车织布机、马国大轿等
注意事项
1
开放时间:开放时间:8:30——17:00
2
地址:周口市郸城县丁村乡大贺庄村
上一篇:IG541气体灭火系统
下一篇:手机里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