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06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公开课MOOC学习攻略:[1]资源篇

公开课是世界名校免费开放的课程,一般都做成视频,放在internet上。比较知名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大学的公开课。公开课一般都是这些学校比较知名的课程,有名师授课,课堂效果比较好。各个名校将这些资源开放给大众,既是一种大众公益教育,同时又为自己的学校做了宣传。
方法/步骤
1

常见的公开课有哪些?国外比较知名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大学的公开课。国内目前有清华大学等高校组成的MOOC学堂在线平台。

2

怎么找到公开课?目前国内学习公共课的地方主要有:网易公共课、新浪公开课、果壳公开课、学堂在线等。有学习兴趣的亲可以搜索这些网站,一般上面的资源都是可以下载的!

3

如何学习网络公开课?公开课这种学习资源,一定要通过自己系统化的辅助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这个工作量真的不小,自己要查背景资料,做笔记,看各种辅助书籍,还要经常去一些可以交流的论坛去跟人家交流。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只是像看电视剧一样的泛泛的学习,那基本上就是普及性的教育和学习了,边看边忘,能记住的都是些片段的知识点,构不成系统。 首先,你要确认你听这些公开课的目的。其实学习课程的目的无非三个,1、收集信息。所谓的信息其实是广义的,是知识、狭义信息的集合,知识又包括,系统的只是体系和知识内容本身,狭义的信息是包含新闻、零散的知识点等。2、吸收观点。所谓观点,是讲师个人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曾经有一句话,史学家看红楼,看到的是历史的变迁,文学家看红楼,看的是优美的诗词。每个人因为自己的学术、生活和职业背景的关系,看待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听老师讲课,就是借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看待同一问题的角度越多,越能够真实的还原事物的本质。3、提升技能。学到做事情的具体方法,并能够迅速地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但是一般很多人听课喜欢把三者混在一起,其实对于不同形式的授课,我们的目的应该是有所侧重(注意,是侧重,而不是绝对的一个)其次,是方法。对于网络课程来说,我个人看过一些,不太多,所以只是简单的个人感受。我认为1、2种目的可能会更强烈一点。我的方法是,根据课程的标题,先整理一下自己的认识,查一下相关的资料,然后先做一个“泛读”,就是先听一遍,整理一下知识的框架,看看和自己的认知究竟有哪些差异(我的感觉是思维方式的知识宽度的差异),然后就他提出的一些专业术语进行查阅,把句子捋顺,然后再看一遍(精读),到每个章节不懂的地方,停住,然后提问,自己虚拟地提出一些问题,看看在看完之后是不是能够解决掉。如果解决不了,就去上网查询更多的资料。最后,是总结。如何将这些知识和观点变成自己的,要融入案例,先对号入座,看看和自己研究的领域有什么样的关联,然后,试试用professor的角度去解释,看看是不是能够行得通。换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同一问题,并将过程记录下来,我想,应该会融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转化为技能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