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93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四姑娘山,因为山在那里

4年前我去过四姑娘山,不过那次只是去长坪沟和双桥沟里面晃了一圈。4年后,抱着登上雪山的想法,打好背包就出发了。不过,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一趟行程中居然如此多彩坎坷。出发坐飞机回成都,飞机在云层上方还是阳光普照,但是降落的时候穿过云层,一下子进入了一片阴天。这个天气早已习惯了,成都平原上方扣了这么一大顶云帽子。从飞机上看下去,已经是大地回春了。第二天早上8点,从成都西门出发。司机是个藏族小伙,日隆本地人,开着三菱帕杰罗。后来才发现一路上日隆当地的藏民都是开这个车了。由于成都没有班车到日隆,如果坐班车要绕道丹巴---小金--日隆,全程需要14个小时左右,是取道都江堰--卧龙--日隆的一倍,因此包车成了首选。都江堰到卧龙段在修路,这一段比较烂,很难走。中午到达卧龙,吃了一顿饭。停在饭店外的车,几乎全是越野车在路边,居然有一群野猴子,看来是饿了,在向路人要吃的,胆子不大不久之后开始爬升巴郎山,山上全是大雾,昏昏欲睡。到达垭口后,突然身旁的人推我,此时看往窗外,大雾已经完全散去,天空碧蓝如洗,竟然是一个好天气。脚下的道路沿山盘旋而下,远方雪山矗立。我知道:离日隆已经不远了。很快就会进入雪山的王国。下午4点到达日隆,先到三嫂家安顿下来。三嫂在日隆本地的户外中非常有名,开了一家三层楼的客栈,据说到日隆的大部分户外驴友都安顿在这里了。在她家墙上有着密密麻麻的各户外队伍的旗帜和留言。好不热闹。在院里坐着休息,见一人扛着70-200急匆匆下楼,搭讪几句,人称胡老师,才知道原来是准备去拍夕阳。正好晚饭前无事,勾起了兴趣,于是同行。坐了个面包车回到来时经过的猫鼻梁。不过运气不好,太阳躲在对面的云层里面,羞涩的不露一面。于是拍了些其他内容,这时候发现胡老师对着云层后面的太阳一阵拍,效果竟是不错,于是也留下了几张,顺便请胡老师给拍了一张照片,大感欣喜。次日清晨,出发前往二峰大本营。上山的路口在日隆镇镇外的路边。此时天色尚早,太阳光洒在树梢,一派清晨的景象。雇马驮运物资,马儿都很听话,自己就会走山势爬升很快,上到了山顶之后,发现仅仅是一个平台。不过视野也开阔了,之前被树枝挡住的四姑娘山也慢慢清晰。为了拍到更清晰的山峰,继续沿着山脊上行,终于找到了一片开阔地,这里有一群人坐着嗮太阳,还有几匹马散放。为了赶路,赶紧拍了几张。再往前走看到了一座白塔,这也是昨天在猫鼻梁拍日落的时候看到的,感觉高度不高,但是真爬上来也费劲死了,所谓的隔山跑死马。爬山千万不能用目测来判断距离,大部分时候由于缺乏参照物和具体的路径估算,偏差太大了。山上的牦牛,悠闲的吃草,但是会很关注走过的路人。中午到达休息站,很难想象在大山环绕之中,居然还有这么一个两层楼的所在。吃了些饼干,继续上路,路越来越陡峭。周围的景色也越来越好,慢慢进入雪山环绕之中。下午五点,到达二峰大本营。任谁都会感叹这个选址的精妙。大本营是一块平地,前左右都是雪山环绕,后方是一大片平台,平台正对着远处的一大面雪山,如同一扇巨大的屏风。这样的位置可以防风,也免除了雪崩的可能性。向导已经在大本营扎好了帐篷,用附近的雪烧开水。接着生火做饭,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可以吃到热的饭菜已经很不错了,自然不会有其他要求。吃过之后,悲剧的来了,向导告知我们不能早睡觉,理由是高山缺氧,早睡觉容易导致大脑缺氧云云。这意味着我们只能在严寒的天气中没事找事干。此时天还没黑,大家就在四处走走。好不容易等到八点过,钻进帐篷,才发现扎在雪地上的帐篷如此寒冷。穿上抓绒衣,把羽绒服枕在身下,勉强入睡了,一晚上听到无数的人语声,以及风吹过帐篷的声音,也不知道是真实还是幻觉。登顶早上4点闹钟响。其实不用闹钟响,估计也能醒过来。很不情愿的穿好衣服,钻出帐篷吃饭。天上繁星点点。吃了些热粥。很快就装备好上路了。这才发现:体力严重不支。一开始就有一个60度以上的急上坡,觉得腿简直不听使唤,好几次差点没踩住。估计原因是昨天前往大本营的路比较辛苦,还有一个冬天没怎么运动,身体的状态还没有恢复。第一次感觉到走几步就大喘气。等到上坡,在黑夜中继续前行,划破前方黑暗的只有一行人头灯的灯光。北斗七星挂在我们左手的天上。勺子朝着前方。依然走的很吃力,渐渐落到了队尾。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我突然觉得自己今天是不是无法登顶了。估计到垭口就不错了吧。心理面这么想着,还是慢慢往前走,走一段停一段。背在身上的相机感觉异常沉重,我这时候后悔自己怎么给自己整了这么一个铁疙瘩。慢慢的,太阳出来了。照亮了身旁的雪山。这时候,来到了当天最困难的一段。大约2公里的60度斜坡,一步步往上走,踩着之前行者踩出来的雪坑,避免滑倒。走了一小半,居然开始吹风了。估计风力有4-5级,一阵一阵的风吹过来,好几次差点把人吹得没站稳。于是风过来的时候,总要迅速背过身去,用登山杖支撑好身体。风停了继续前行。这想起了小时候玩的红白机游戏打boss,boss发招的时候得赶紧避开,发招完了赶紧过去。这一段走了1个小时。斜坡的尽头是一个石头的豁口,踩着石头上了另一个平台,眼前豁然开朗,又是一片大雪原。爬雪山就是这样,往往一个陡峭的上坡后,以为到头了,其实这只是另一个陡上坡的开始。所以当到达垭口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离峰顶原来已经那么近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垭口实在不像垭口,在一段非常陡急的上坡之后,上到一个山凹处,10米宽不到,垭口对过就是直达1000多米山谷的快速通道。和以往的垭口印象差别太大,就是这么一个窄险的地方。沿着垭口到峰顶的水平距离已经很近了,估计500米以内,但是垂直距离差不多也有500米。这一段主要依靠的是登山绳。当地的向导已经在峰顶固定好了登山绳,我们扯着登山绳往上登就可以了。依然很险,45度坡。水平望去身边无一物,除了远处环绕的那一片海拔5k+的雪山峰顶。有一两处若踩空,估计可以在5分钟内迅速到达谷底。不过此时体力和精神已经沸腾,精神专注之下,无所畏惧,顺利登顶。二峰峰顶异常窄小,估计只有10平米不到,休息一会,匆匆留影一张后,下撤。就是靠这根绳子,登上了二峰峰顶!最艰难的下撤----经验和教训以为下撤很容易?这是最艰难也最惊险的一回。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不为过。根据事后的总结,造成当天下撤如此艰难的原因主要如下:1、如前所述,由于一冬天活动不足,身体的状态还在恢复之中;2、前一天到大本营消耗了大量的体力;3、以上两点造成了登顶当日身体状态不佳,登顶当日摄取热量和水也少,在登顶下撤的时候,即感觉身体水分不足,同时也不想进食;4、下撤的时候已经成强弩之末,而到下午之后,雪层在日照下松软,很多路段要踩着及膝盖厚的雪一脚一脚走回去,进一步消耗时间和体力。最重要的是,向导居然没有进行收队,先行撤离,在缺乏协助的情况下,我和另一名队员下撤花费了6个小时,在离太阳落山还有半小时之际,快绝望的情况下,终于到达了大本营。这是此次旅行的最大败笔,和领队极其不负责任。那一天,我的荣耀第一次雪山之旅登上了二峰峰顶,而为此付出了在下撤过程中,右脚冻伤的代价。付出了这只脚冻伤的代价据事后总结,当天的风险主要包括:1、不能按时下撤,有可能在雪山当中过夜,导致更严重的冻伤甚至生命危险;2、途中表现为缺水和热量缺乏,曾经多次就地休息中精神恍惚,差点睡着。而在雪山上,睡着便意味着生命危险。作为一个老户外,装备也算相当精良,不乏经验和体力。落得如此下场,给大家的建议:1、要找非常可靠的向导,确保他会以你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优先;2、装备一定要齐全;3、有丰富的户外经验;4、确保你的身体状态,不要勉强登顶。排除主观因素,找到一个好的向导很重要,这不只涉及你付出的金额和得到什么样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人身安全。根据现在的了解,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出现问题,因为不属于旅游服务,工商是不会管的,仲裁也无用,基本只能打官司。所以在选择户外俱乐部的时候务必慎重!双桥沟登二峰之后,因为脚的原因,放弃了登大峰的机会,去了趟双桥沟。还不是最好的季节,雪山是看点,拍了些照片回来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