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80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中药和解少阳剂:蒿芩清胆汤介绍

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方歌: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工具/原料

青蒿脑4.5~6克 淡竹茹9克 仙半夏4.5克 赤茯苓9克 青子芩4.5~9克,生枳壳4.5克 陈广皮4.5克 碧玉散(包)9克

功能主治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治少阳湿热痰浊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濡数。现用于感受暑湿、疟疾、急性黄疸性肝炎等证属湿热偏重者。

用法
1

水煎服。

2

呕吐较重,加黄连、苏叶;湿邪较重,白豆蔻、薏苡仁、藿香化湿浊。

配伍

本方证由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内阻所致。治宜清胆利湿,和化痰。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黄芩苦寒,善清胆热,并能燥湿,舍青蒿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共为君药。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共为臣药。碧玉散、赤茯苓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为佐使药。

鉴别

蒿芩清胆汤与小柴胡汤均能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胸胁不者。但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配人参、大枣、炙甘草,和解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宜于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蒿芩清胆汤以青蒿、黄芩配赤茯苓、碧玉散、陈皮,于和解之中而兼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之效,宜于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者。

注意事项

本方纯属祛邪之剂,体虚者不宜单独使用。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