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比不过坐着,坐着比不过躺着,所谓的“葛优躺”能够被人们津津乐道,就是因为这样慵懒地躺着,能让人们感受到舒适。在生活中,追求安逸的步调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工作中,如果追求安逸不去努力突破僵局的话,那只能被瞬息万变的社会淘汰。当努力后的人回过头看之前披荆斩棘的路程时,都会感谢自己没有在某一瞬间选择放弃。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经过几次面试碰壁后才应聘到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做了一名技术审查员,坐在他那狭长的办公室里每天工作八小时。当时专利局使用的是一种长腿座椅,这种座椅让不少人养成一个习惯:把座椅往后一仰,双腿跷到桌上,悠闲地审查图纸。爱因斯坦不习惯这样,他希望在一种紧张的情绪下聚精会神地伏案工作,所以他从家里带来一把锯子,把椅腿锯掉了一截。这样他就又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整个身子都埋在桌子上的图纸中工作了。每天,他把图纸审查完后,就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令他着迷的物理学研究。也正是在伯尔尼专利局工作的这段日子里,爱因斯坦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提出了光量子假设,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相对论也是在这段时间诞生的。在这里,他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居里夫人的故居客厅里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居里夫人曾拒绝了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心意,原因就是: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居里夫人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对居里夫妇来说,两张椅子,让他们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动力,没有多余的椅子,能更好地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都是在拒绝了安逸的环境,把自己放在一个条件有限,甚至是艰苦的地方,自觉地让自己选择努力,才能发明这么多对后人有益的科技瑰宝。
反观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有的想挑灯夜读考研,但是看到舍友在玩游戏就扔掉书本加入其战队玩到通宵;有的筹怀满志做销售,但是看到别人在空调房里办公而自己要顶着太阳出去跑业务就辞职不干;有的野心勃勃想创业,但是看到别人每天一觉睡到大中午而自己每天却要被琐事缠着团团转就草草地放弃。如果下定决心要努力就不要被身边的安逸环境而影响,因为阻止你前行的只能是你不够坚定的内心,而不是这个环境。
所谓的幸运不过是披星戴月努力而来的谦虚,从来不是天上掉的馅饼。安逸的环境只能让你的意志消沉下去,最终自己就会自断双翼。而努力奋斗的人在看穿生活的糖衣后却会选择挣脱,去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奋斗后强壮的是自己的臂膀和心智。
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不当之处,请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