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伟大人物。
侠肝义胆,无所畏惧。
第一佳话桃园三结义:从此以后刘关张誓同生死,不离不弃,成就了三国第一佳话。这是中国人义气的典范,虽然后来事业未成,可是兄弟情义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第二佳话曹孟德刺董卓:虽然刺杀未成功,却成就了曹操的英雄之名。三国虽然贬低曹操,但对这一节描写十分精彩。曹操的胆略已被天下英雄所见,从此曹操帐下谋士武将如云,天下人才纷纷来投。
第三佳话曹孟德煮酒论英雄:这是刘曹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虽然曹操占优势,却未彻底识破刘备。也许是英雄相惜,曹操不愿意杀害这个伟大的对手。曹操犯了浪漫主义诗人领袖的错误,错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第四佳话曹孟德关羽英雄相惜:曹操虽捉住了关羽,关羽却不肯投降,曹操到底爱才,也不忍杀害。两人联手上演了一段义气的千古佳话。孙权却没有如此大气,杀害了关羽。
第五佳话三顾茅庐:为了诸葛这个谋臣,刘备不惜三顾茅庐,最后终于请得诸葛出山,成就了三顾茅庐这段佳话。当然诸葛的兵分两路也为刘备的日后失败埋下伏笔。
第六佳话魏延守汉中:对于魏延,绝对是被低估的三国武将,不仅有勇,而且有谋。镇守汉中多年,汉中固若金汤。张飞以为刘备会让其当此大任,没想到刘备却宣布让魏延去守,成就了守汉中这段千古佳话。
最后一佳话诸葛独立撑蜀中:三国后期,蜀国内无文臣,外无武将。可信赖者唯魏延、杨仪两人,两人也不团结,诸葛无计可施,只得主动进攻。东吴不思进取,偏安一隅,早晚被灭。蜀国刘禅暗弱无能,也早晚被灭。若不是诸葛苦苦支撑,蜀国早已被灭。最终病死五丈原,不是诸葛无能,而是无兵无将,无钱无粮。诸葛忠心乃三国第一人。
第一遗憾:刘备生子终无能。虽然曹操的政权最终为司马所篡,可曹操儿子个个聪明。刘备所生一子,却暗弱无能。虽最终躲过司马昭迫害,也不过终老天年,一事无成。生不出一个政治家,不仅是封建社会的失败,也为刘氏集团最终失败埋下伏笔。
第二遗憾:袁绍不听人言伐曹操战官渡,曹操不听人言伐孙权战赤壁。这两次大战,但凡主帅听人一句,也不至于如此大败。尤其是袁绍,愚蠢之极,但历史终究无假设。
第三遗憾:曹冲英年早逝。在三国乃至于中国所有的孩子中,曹冲过于聪明了,那么早就知道了浮力定律。可惜天妒英才,加之医学落后,如此一个天才早早去世,走下了历史舞台。否则曹操一定立他为世子,哪里有司马懿什么事。司马懿可算是三国中活得最长的聪明人了,而曹冲一定是三国中活得最短的聪明人了。要想有作为,先要长寿,看来医学太重要了。一个疾病,要了小天才的命。
第四遗憾:关公最终失荆州。相比魏延守汉中,关公过于骄傲。荆州立足未稳,就已得罪孙权。在孙权与之结亲时说:“吾虎女岂嫁汝犬子”。在被孙权捉住后又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作为一个英雄,被如此羞辱,怎么能不发怒。关羽的政治太不成熟害了自己,他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假如蜀汉不丢荆州,可能会好过很多,但历史没有假如。
第五遗憾:子午奇谋被弃用。假如用了子午谷奇谋,早取长安久矣,魏延总是用这句话刺激诸葛。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反过来讲,即使子午谷奇谋成功,蜀汉也不过占了长安,曹魏不过失了一块地盘,但局面应该好了很多。
第六遗憾:诸葛阵前用马谡。诸葛若用魏延或王平守街亭,一定不是那个局面。然而在任人唯亲的蜀汉,诸葛想锻炼一下马谡,终成大错。最终一次北伐无功而返,最有希望的一次北伐失败。
第七遗憾:诸葛过于愚忠辅刘禅。但凡刘禅有一点政治才能,都不至于如此。诸葛完全可以在刘禅儿子中选一个聪明的即位,但诸葛怕摊上奸臣的名声而误事。如果能选一个聪明的主子即位,也许是能救蜀汉的唯一机会,但愚忠的诸葛放弃了。虽成就了诸葛的千古美名,也让蜀汉政权万劫不复。
历史不可假设,此经验就是谈论一下历史,不涉及任何。
对中国文化乃至三国文化深深的热爱。
希望中国人也能转变思维,热爱科学。